|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屬于芽孢桿菌科,梭菌屬,革蘭氏陽性,有芽孢,孢子卵圓,偏心或次端生。可抵抗不良環境。2009年7月,農業部批準該產品在飼料中作為微生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該產品經急性毒性試驗、AMES試驗及毒力試驗,未見受試動物有異常反應和死亡。
丁酸梭菌做為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應用,在動物腸道內可體現五大生物特性:一是促進動物腸道有益菌群(雙歧桿菌, 乳酸桿菌)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有害菌和腐敗菌的生長、繁殖,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減少腸毒素的發生;二是在動物腸道內能產生B 族維生素、維生素K、淀粉酶等物質,具有保健作用;三是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謝產物丁酸是腸道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主要營養物質;四是厭氧或者兼性厭氧芽孢桿菌,不受胃酸、膽汁酸等影響;五是對多種飼用抗生素有較強的耐受性, 可配伍使用。丁酸梭菌作為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對于減少當前飼料中抗生素產品的濫用、減少藥物在肉品中的殘留、降低動物細菌的耐藥性和保障動物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丁酸梭菌為活菌,長期儲存應注意避免陽光直射;注意防潮,在飼料中推薦用量:斷奶仔豬:500克~750克/噸;配合飼料(1×1011~1.5×1011個丁酸梭菌活菌/噸配合飼料);0~42日齡雞:200克~400克/噸配合飼料(4×1010~8×1010個活菌/噸配合飼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