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jpg (10.07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2-17 10:15 上傳
在集約化水產養殖條件下,要想取得良好的飼養效果,必須提高水產餌料的采食量,而化學誘食劑的添加是普遍使用的手段,可改變人工餌料的風味,增加水產動物對餌料的攝入。
大量研究表明,在水產餌料中加入0.5%~1.5%的甜菜堿;不僅能對水產動物強烈的誘食作用,還能促進水產動物生長發育,提高對餌料的利用率,防止脂肪肝等營養性疾病,提高成活率。
Carr(1976)證明甜菜堿對螃蟹、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采食有刺激作用;
Takeda等(1984)試驗也證實甜菜堿可強烈影響鰻魚的攝食行為;
芬蘭試驗證明,在配合餌料中添加甜菜堿飼喂虹鱒和鮭魚,體增重和餌料轉化率均提高20%以上,飼喂大馬哈魚體增重和餌料利用率有極顯著的提高,分別為31.9%和21.88%;
Nelson(1989)證實甜菜堿對促進幼魚、幼蝦生長,提高成活率具有顯著效果,并在10℃水溫中對鮭魚進行試驗,證明甜菜堿具有抗寒冷和抗應激作用,對個別魚類的越冬提供了科學依據;
遼寧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的鯉魚試驗表明,在配合餌料中添加0.5%的甜菜堿明顯刺激攝食強度,日增重提高41%一49%,餌料系數降低14%~24%;
江西省贛州地區水產所報道(1992),草魚配合飼料中添加甜菜堿可明顯降低草魚肝臟脂肪含量,能有效預防脂肪肝疾病。
山西太原晉陽湖魚場和神頭虹鱒魚場試驗表明,在鯉魚、虹鱒魚餌料中添加0.1~0.3%的甜菜堿,采食量顯著提高,增重提高10~30%,餌料系數降低13.5~20%,飼料轉化率提高10~30%,同時發現還能減緩應激反應,提高魚成活率。
摘自:http://www.gzdxslyou.com/thread-294456-1-1.html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