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抗生素濫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陳其廣無比擔憂,他認為,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關乎我們民族繁衍的程度。 他介紹,多年來,為克服現代化學合成飼料添加劑與抗生素藥物的濫用,我國一些專家與養殖企業一直在探索運用中草藥解決抗生素污染問題。
北京飼料工業協會會長謝仲權從1996年開始關注飼料中的抗生素問題,“國外養殖方式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只講效益不講安全,這種掠奪式的養殖方式對國內是一種誤導。”意識到問題嚴重的他聯合了一些企業成立天然植物添加劑委員會,試圖通過天然植物中草藥飼料添加劑解決養殖出現的問題。經過研究,他發現可以用金銀花、蓮翹、大青葉、牛蒡子、馬齒莧、魚腥草等中草藥代替抗生素。他把這一研究成果應用到企業,成效顯著。
一些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可明顯改變腸道細菌組成及數量,使有益菌類增加,并抑制大部分條件致病菌的生長。而且中草藥添加劑在畜禽體內發揮有效作用后可被分解,沒有毒害與殘留,不產生抗藥性。
廣州市飼料工業協會多年來也在推廣“安全飼料,風味食品工程”,利用中草藥優勢解決了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
不過讓謝仲權感到遺憾的是,天然中草藥并沒有列入農業部飼料添加劑目錄里,對于推廣這種養殖方式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據謝仲權介紹,目前天然中草藥添加劑在各省份都有試用,但最多的省份也只有5%的份額。
“很多養殖戶都意識到抗生素的問題,他們自己也不吃自己養出來的豬,如果他們知道有替代品,政府又支持,我們可以為食品安全發揮作用。”他說。
謝仲權認為,推廣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在觀念上引導,同時要進行廣泛的健康養殖配套技術推廣示范工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