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馬香豬,在香豬家族可謂是赫赫有名,因為它個頭小巧、肉味獨特,是烤乳豬的上好原料。在巴馬香豬的原產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巴馬縣,建有原種場。養殖巴馬香豬的種豬,有很多與眾不同的特點,最為突出的就是豬圈的圍墻比普通養豬場的圍墻要高。普通養豬場的墻僅有1米左右,而圈養巴馬香豬的墻要高出20厘米——總高1.2米。
香豬和普通家豬相比,個頭可算是袖珍型的了。同是10天大的香豬和家豬放在一起,個頭已經有了明顯的差異。家豬成年后,身高可以達到50厘米以上;而香豬的成年豬,身高只有33厘米。可奇怪的是,普通家豬的豬欄,一米高就可以了;香豬場的圍墻卻有1.2米高,是香豬身高的三倍還多!小個子為什么反而要住高墻呢?
巴馬香豬是巴馬縣獨特的地方品種,養殖歷史已經有幾百年。當地傳統的養殖方法,是把香豬養在半地下的地圈里。生活在這種環境里的香豬,因為長期曬不到陽光,出現了缺鈣、體質弱的現象,甚至連巴馬香豬特有的毛色,都越來越不清晰。
為了保住巴馬香豬的品牌,當地決定建立原種場。為了讓香豬多曬太陽、增強體質,豬圈就建在了地面上。最初的墻高是按普通豬舍設計的,也就是1米高,可沒想到,香豬越過圍墻,跑出來了。一米高的圍墻對家豬是足夠了,可是根本擋不住香豬。這是因為,香豬被人類馴化的時間比較短,還保留著很多野豬的特征。
先說長相,巴馬香豬的獠牙、長嘴、還有健美的體形,都跟野豬有相似之處;再看身體素質,跑得快、脾氣爆、愛打架等特點,這些也都有野豬的影子,尤其突出的是跳高的本領。
一個星期大的小香豬,身高只有10厘米,可是,已經能夠跳過15厘米高的磚。如果讓障礙物的高度上升到30厘米,是小香豬身高的三倍,它們仍然能夠跳過去。幼年豬是這樣,長大之后跳得就更高了,成年的公豬和母豬,跳過這1米高的墻,可以說是易如反掌。看來,香豬圈蓋在地上雖然能讓香豬多曬太陽,這防逃跑工作也得做好——加高圍墻!
高度加到了1.2米,可沒想到,香豬還是能跳出來。
1米2也不行,是否再往上加圍墻的高度呢?這可不行。如果墻太高了,耗費材料不說,也會造成一些麻煩,無論是平時喂食,還是觀察小香豬平時的生活狀況,都不方便,后來養殖場的人想了一個辦法。在豬圈圍墻的上面又加了幾根木條和竹竿。這樣,巴馬香豬再往上跳的時候,兩只前腳沒有地方搭,缺少了著力點,再能跳的種公豬,也逃不出去了。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