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聊天記錄,有一段很有趣,他們發給我,現在放在下面,也許大家能有些感觸---也是轉帖,但沒有注明具體出處,抱歉,我也只能這樣引用了。
里面有一種特率真,特真誠的東西----和現在滿世界的鄉愿們可不一樣。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雖然世界為鄉愿所主宰,但世界,沒有了鄉愿,它照樣運轉,沒有了下面這些人,就不一定了,呵呵。
[轉]世界上最牛B的博士論文
來源: 盧秀首的日志
1、最牛論文就是在還沒答辯之前已經發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鑒于論文很長,該期刊必須像小說一 樣連載。
實例:張五常博士論文《佃農理論》,當年在JLE上連載四期。
2、最牛逼論文答辯就是答辯人一直在挑戰答辯委員會成員,直到問的這些教授們緊張到恍惚以為自己才是答辯人。
實例:薩繆爾森的博士論文答辯結束后,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轉過頭去問另一位成員里昂剔夫(諾獎得主): “瓦西里,我們通過了么?”
3、最牛逼投稿論文就是讓編輯滿世界都找不到一個能看懂這篇論文的匿名審稿人,最后只能發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實例:SIMS1971年發表在《數理統計年鑒》上的論文《無窮維參數空間中的分布滯后估計》。SIMS寫完這篇論文后沒投經濟學雜志,因為他顯然知道沒 人看的懂。于是投給了最牛逼的數理統計雜志,結果編輯死活找不到審稿人,最后好不容易湊合拉來一個,審稿報告是這么寫的:“我真的不明白這篇論文在說什 么,但是我檢驗了其中的幾個定理,好像是對的。所以我猜應該發表。”
------------------------------------------------------
其實以上三個例子,雖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為最牛的博士論文與博士論文答辯及博士論文發表都應該是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甚至還沒有取得任何學位前,已經是世界著名的劍橋大學學術界公認的學術思想界的領袖人物。維特根斯坦的學士論文是他的老師,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大人物劍橋教授摩爾先生與維特根 斯坦一起散步時,隨手記錄下來的維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語。在向劍橋申請學士學位時,因為行文不夠規范,而被學校的學位委員會拒絕,摩爾先生利用自己的學術權 威地位再三為學生的這個學士學位去跑腿,終于成功。
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文是在一次大戰時,在戰營里寫成的,僅數萬字。叫《邏輯哲學導論》,出版時找不到合適的出版社,因為當時沒有人能夠讀懂他的這部 天書,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師羅素,羅素自告奮勇,成為這部書出版的策劃人,并且自以為是地為這部書寫了洋洋灑灑的序言。書終于出版了,但是卻遭到的是學生維特根斯坦的一頓痛罵。說羅素根本就沒有讀懂他的論文。在那里瞎寫一氣。羅素聽了沒有脾氣,也不后悔自己的行為,天才人物就有這樣的個性。
維特根斯坦的劍橋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是由三個國際學術大師組成的:羅素、摩爾、魏斯曼。三個人在答辯前一直漫無邊際地討論著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 文里的問題。時間很長了,還沒有哪個敢開口問博士生維特根斯坦一個學術問題。這時羅素開口了,他轉向摩爾說:“摩爾,你必須問他幾個問題,你是教授。”摩爾表示還沒有弄懂維特根斯坦的問題,這時維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爾與羅素面前,拍拍他們的肩膀,笑著說:不要擔心,你們永遠都弄不懂這些問題的。論文答辯就以這樣的方式通過結束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