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產地與分布
屬小型肉蛋兼用型品種。因雄雞啼聲似“茶花兩朵”,故名。具有生長發育快、肉嫩味美等特點。主產于云南省德宏、西雙版納、紅河和文山4個自治州和臨滄、思茅兩個地區的盈江、潞西、耿馬、滄源、雙江、瀾滄、西盟、景洪、勐臘、勐海、河口、富寧等地。分布于云南沿西部、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邊境熱帶、亞熱帶地區。2000年已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品種。目前,云南省西雙版納建有茶花雞保種場。研究推斷茶花雞是由紅色原雞經人們長期馴養、培育,加之環境條件的影響而形成的一個地方雞種。茶花雞與紅色原雞雜交產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其后代的外形及叫聲上都與茶花雞相似,這對于研究雞種起源有一定價值。
二、外貌特征
體型矮小細致,羽毛光滑緊貼,肌肉結實,骨骼輕細,體軀勻稱,近似船形,性情活潑,機靈膽小,好斗性強,能飛善跑。頭小而清秀,多為平頭,也有少數為鳳頭。喙黑色,少數黑中帶黃色。冠型單冠、豆冠,以單冠居多。冠、肉髯、耳葉紅色。眼大有神,虹彩黃色、褐色或灰白色,以黃色居多。公雞羽毛除翼羽、主尾羽、鐮羽黑色或黑色鑲邊外,其余全身赤紅色,梳羽、蓑羽有鮮艷光澤。母雞羽毛除翼羽、尾羽多數為黑色外,全身麻褐色,翼羽比一般家雞略微下垂,有少數反毛雞和無尾瓢雞。皮膚白色或黃色,以白色居多。脛黑色,少數黑色帶黃色。
三、品種性能
?、偕L速度與產肉性能 平均體重:初生23克;30日齡公雞180克,母雞170克;60日齡公雞320克,母雞300克;90日齡公雞490克,母雞480克;150日齡公雞750克,母雞740克;180日齡公雞970克,母雞900克;成年公雞1190克,母雞1000克。出殼后10天主翼羽即長齊,屬快羽型。成年公雞平均半凈膛屠宰率75.60%,母雞75.60%;成年公雞平均全凈膛屠宰率70.40%,母雞70.10%。
?、诋a蛋性能與繁殖性能 母雞平均開產日齡180天,早者150天。年產蛋3-4窩,每窩10-21枚,平均蛋重38克。平均蛋形指數1.35。蛋殼淺褐色。公雞性成熟期80-100天。母雞就巢性強。公母雞利用年限1-2年。
88.jpg (21.8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1-23 13:33 上傳
本文轉自北京農業數字信息資源中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