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改變機體的新陳代謝和行為,霉菌毒素導致奶牛產奶量降低。一些霉菌毒素損害奶牛的肝臟、腎臟和繁殖功能。其他的代謝損傷則具有較小的器官特異性,如潛在地抑制免疫機能,導致奶牛對傳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在大多數情況下,霉菌毒素導致奶牛的采食量減少。當給奶牛飼喂含有霉菌毒素的霉變飼料時,奶牛較低的采食量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產奶量減少是奶牛養殖場常見的現象。另外,由于飼料中有害的霉菌毒素可轉移到牛奶中,這是另一個令奶牛生產者頭疼的問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牛奶的質量降低,食品出現安全問題,霉菌毒素是致癌的物質,損害人類健康。對奶牛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的主要霉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和不同種類的鐮刀菌毒素。危害奶牛的霉菌毒素黃曲霉毒素由真菌黃曲霉菌產生。這是一個熱帶或亞熱帶的霉菌,喜好高溫高濕
或高溫干旱的環境條件。黃曲霉毒素損害奶牛的肝臟組織,破壞肝臟功能,嚴重地導致死亡;黃曲霉毒素損害機體的免疫系統,導致動物容易感染疾病,發病率上升。奶牛采食霉變飼料的其他常見癥狀還有:飼料采食量減少,產奶量降低,體細胞數增加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