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世博會入園人數為……”上海餐余垃圾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平每天密切關注世博會的入園人數——因為入園人數多,產生的泔腳就多,這直接關系到公司的工作安排。
世博園內每天產生的四五十噸廚余垃圾都交給餐余公司處理。昨天,記者在這家公司看到,運來的泔腳倒入一個大“熔爐”中,經過高溫高壓,滅菌干燥,然后,由工人將其中的塑料袋、瓶蓋等雜物揀出,再粉碎,變成了粉末狀。工人將這些粉末狀的東西裝進包裝袋。張平指著碼放得整整齊齊的一個個袋子說:“泔腳經過處理,就變成飼料原料了。”
單日最高處置54噸
4月19日,餐余公司受權獨家為世博園區處置廚余垃圾。從4月20日世博會試運行起,至今已處置廚余垃圾近6000噸,單日最高處置量達54噸。
餐余公司平常日處理廚余垃圾在160噸左右。世博會每天會產生多少廚余垃圾,一開始園方也無法給出確切數字。餐余公司負責人說,“只要告訴我一天園區有多少人參觀就可以了”,回答是“40萬人左右”。根據他的經驗,1萬人一天要產生1噸的廚余垃圾,飯店的量更大些。
這樣估算下來,一天世博園要送來40噸左右的廚余垃圾。于是公司全員放棄假日和周末,邊生產邊安裝調試新設備,終于在兩個月內增加了兩套垃圾處理設備,完全能夠勝任世博園廚余垃圾的處理。
發明展上獲專項獎
世博園區全部廚余垃圾由餐余公司處理,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這部分垃圾不流入地下市場被制成地溝油。由于實現廚余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餐余公司在世博局相關機構每月一次的巡查中屢次獲得好評。運過來的時候是被人嫌棄的“泔腳”,在這里轉身變成了完全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飼料原料。這項由餐余公司自主研發的技術,已經得了好幾個獎。最近一次是在第十九屆全國發明展上獲得唯一的發明專項獎——澳門基金會發明獎。
張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上海為例,廚余垃圾處理后每年可減少城市生活垃圾25%以上,減少政府生活垃圾處置費幾億元,可生產10萬噸飼料原料,可生產幾十萬噸有機肥,還可新增一批就業崗位。”
20100715141010_77661.jpg (18.2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1-10 10:07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