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魚.jpg (140.66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0-28 13:17 上傳
金魚,拉丁名稱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異名金鯽。
形態特征 根據王春元教授的全魚分類系統,把金魚分為草種、文種和蛋種三族細分46品系。新生品系還會在金魚育種藝人的努力下源源不斷地脫穎而出。
金魚與野生鯽魚外部表形的顯著差異是生態條件的改變和人工定向培養的結果。金魚幾百年來養尊處優使體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脊彎尾短的壽星特別是藍疇類型憨態可掬,真是水中大熊貓;尾長如裙、龍睛顧盼的琉金類宛如養尊處優的仕女,雖肥實而不失婀娜。金魚色彩艷麗,五彩繽紛,有單色魚、雙色魚、三色魚甚至幾種顏色組合的五花魚。金魚的尾鰭有單尾、雙尾、長尾、短尾、蝶尾等多種形態。金魚的頭部也有變化平頭型的頭部皮膚簿而平滑;鵝頭型頭頂肉瘤凸起,兩側鰓蓋薄而平滑;獅頭型頭頂和兩側鰓蓋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甚至把眼睛遮住。金魚的眼變異很大,除草金魚為正常眼之外,其他因品種不同分為龍睛眼、望天眼、水泡眼等類型。金魚各個性狀的不同組合,互相搭配,創造出不同的“作品”。
生活習性 金魚是廣溫性魚類,在溫度為0-39℃的水體中均能生存。金魚的適應性較強,對水質的要求不十分嚴格,pH5.5-9.0范圍內都能語應,當然以pH7.0-7.5為佳。一般來說,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的水養金魚便沒有問題。在家中魚缸里,金魚生活的最適水溫為15-28℃,可以保障金魚游動活潑食欲旺盛,體質健壯。飼養密度以100厘米×45厘米×60厘米魚缸為例有普通增氧過濾設備系統的可以放60-80毫米金魚8-12尾。
金魚是雜食性魚類,一般用市售飼料,也可用粉碎谷物、面包碎屑等,最好能不時添加點動物性餌料,如紅蟲、面包蟲、蚯蚓之類。喂飼不宜過飽。水質保持清新是金金建康生活的基本保證。
繁殖習性 金魚的繁殖比較容易,重要的是在于選擇游姿平穩、形態端正、色彩鮮艷、體質健壯的親魚。一般雌魚腹部膨大,觸感柔軟,有下垂感;雄魚腹部觸感較硬,在繁殖季節胸鰭第一根鰭條及鰓蓋上出現稱為“追星”的乳白色小突起。發現金魚出現追尾現象時,將繁殖缸內換上新鮮水,按1∶1-3的雌雄比例將親魚放入繁殖缸內。幾天后,雄魚用頭部緊緊頂著雌魚腹部追逐,不肯離去,這時可把用作魚巢的水草、棕絲等放入繁殖缸,等待產卵。只有一二對少量繁殖時不必放置魚巢,親魚把卵產在缸底就行。產卵授精活動一般在清晨4點至上午lO點進行。產后應將親魚與受精卵隔離,讓魚卵單獨孵化。
金魚也可以進行人工授精孵化,通過催產激素使雌雄親魚同時成熟排卵授精。水溫為18-22℃時,3-4天可以孵化出仔魚。l-2天后,幼魚離開附著物四處游動,可開始喂食,餌料為水蚤、豐年蟲幼體、蛋黃等。稍長大點時就可以喂紅蟲、水蚯蚓,甚至訓練攝食人工飼料。
產地及產季 根據史料記載和近代科學實驗證明,金魚起源于中國普通野生鯽魚,經由體色變異的野生紅黃色金鯽魚,經過不同時期的家養選育,逐漸演變成為今天五彩繽紛的金魚世界。
世界各國的金魚基本上都是由我國傳出去的。16世紀初傳入日本,17世紀末傳到英國,到18世紀中葉后,雙尾鰭金魚傳遍了歐洲各國,1874年傳到美國。
經濟價值 金魚是中國的“國魚”,也是中國人民為全世界創造的吉祥、美麗、高雅的文化禮品。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