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樓

樓主 |
發表于 2010-10-28 08:5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孟俊英
叫做“jing”,寫做甑----北方發音,就是這個字。
在普通話里讀“zeng”,寫出來,就不好寫作“晶”吧---那就成了表音了----畢竟,漢字是表意的。
另外,許石林雖然博學,但考證也還有存疑處----比如“鈴棗”,符合他的說法的(干后晃動,棗核有聲),似乎是“棱棗”(leng zao)或“凌棗”(ling zao),取長而帶棱或如冰凌般晶瑩甜脆之意----還帶有一點微酸。或者因為產地多在樂陵(luo ling),陵縣,而以地名起也未可知。
這棗金貴,少見。肉脆而多汁,生吃最佳,如果做成酒棗,反而不如常見的“肉棗”耐嚼,呵呵。
河南雖然也產棗,但是真要論起棗子來,估計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我們山東的大棗----品種多,品質好,真可能非他處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