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荊芥30g、防風30g、羌活25g、獨活25g、柴胡25g、桔梗30g、枳殼25g、茯苓30g、甘草15g、川穹20g,研末服
【功效】發汗解表,散寒祛濕。
【主治】主治外感挾濕的表寒證。癥見發熱無汗,惡寒發抖,流清涕,咳嗽,皮緊肉硬,肢體疼痛,苔白膩,脈浮;或癰瘡初起有惡寒發熱者。
【方解】本方是為外感風寒挾濕癥而設的辛溫解表劑。方中以荊芥防風發散肌表風寒,羌活、獨活祛風勝濕共為主藥;川穹散風止痛,柴胡協助荊芥、防風疏解表邪,茯苓滲濕健脾,均為輔藥;枳殼理氣寬胸,前胡、桔梗宣肺止咳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
【臨床應用】臨診于外感風寒挾濕而正氣未虛的感冒、流感以及下痢、瘡瘍初起兼有表寒癥狀者。體虛者可去荊芥、防風,加黨參以扶正祛邪;流感則加板藍根以清瘟解毒;瘡瘍初起者去荊芥、防風,加銀花、連翹以清熱解毒。
【用法與用量】研為細末,開水沖調,1次灌服,豬40~80g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