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遭受強烈的太陽輻射或高溫刺激,都會導致中暑。雞中暑后,通常表現為張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難,部分雞喉內發出明顯的呼嚕聲;采食量下降,部分雞絕食,飲水大幅增加,精神萎靡,活動減少,雞冠發紺,體溫高達45℃以上。輕則影響生長和產蛋,嚴重時可迅速導致死亡。
發病特點:
1、蛋雞中暑多發于氣溫超過32℃時,通風不良且衛生條件較差的雞舍易發,中暑的嚴重程度隨舍溫的升高而加大。當舍溫超過39℃時,可迅速導致蛋雞中暑而造成大批死亡。
2、種雞,特別是肉種雞對高溫的耐受性較低,中暑后看上去體格健壯、身體較肥胖的雞往往最先死亡。在蛋雞高產雞群,這種情況極易發生。
3、晚上7∶00-9∶00是中暑雞死亡的高峰時間。
防治措施:
降溫防暑,雞中暑主要是因環境溫度過高引起的。可以通過噴水、通風等措施進行降溫。
1、噴水降溫。每天中午12∶00以后,在雞舍內每隔2-4小時用高壓噴霧器噴灑一次清涼水,可使舍內溫度降低4-7℃。也可以向雞舍地面潑灑一些涼水,但必須同時打開門窗,加大對流通風,否則舍內濕度過大同樣會加重高溫的不利影響。
2、通風降溫。打開雞舍前后窗,保證空氣對流。也可安裝較大功率的換氣扇,加大舍內空氣流動,及時帶走雞體產生的熱量。
加強飼養管理,可以增強雞的體質,提高對高溫的耐受性和適應能力。
1、給予充足飲水。雞在夏季飲水要比其他季節多,必須保證供應充足清潔的清涼水。通過增加飲水,加大糞便排泄量,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飲水要保持清涼,水溫以10-13℃為宜。在飲水中加入“冰爽”則效果更好。
2、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在雞的日糧中添加適量的VC,可明顯提高蛋雞的產蛋率,增加蛋殼厚度,可減輕高溫對雞的危害。
3、夏季溫度高,雞的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必須適當增加“速溶氨基&C金維他”以滿足雞的營養需要,增強體溫調節能力。
4、適當調整飼喂時間。中午氣溫較高,雞采食量低,應在早晨、上午和晚上涼爽時飼喂,并增加飼喂量。
5、及時清理雞糞。雞糞含水量高,留在雞舍內易使濕度增大而影響散熱。
及時治療,減少死亡。發現雞中暑后,應立即將雞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并在雞群飲水中添加“冰爽”連用7天,多數中暑雞很快即可恢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