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召開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為了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始終強調并堅持“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治國方略,再一次為中國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局面。
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并不僅僅是經濟層面上的,往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說,當然是整個中國的發展,社會的和諧,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國家的、地區的,社區的、家庭的,還有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健康。其中,黨和政府對醫藥價格的高度重視,投入巨資建立全社會的醫保體系,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等等,都是黨和國家努力實施“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重要舉措。而今年由國務院17個部委聯合開展的為期3 年的“中醫中藥中國行”科普宣傳活動,既是發揚光大祖國的傳統醫學,提升全國各族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識,藉以振興中醫中藥文化,為世界生命科學作出貢獻的必要舉措,更是具體落實“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一次重大行動。
眾所周知,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在西醫西藥還未傳入我國之前的幾千年間,中醫中藥已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即使是在西醫西藥傳入我國后,中西醫藥揚長避短,相輔相成,和諧發展,相得益彰,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正如最復雜的數字是由最簡單的0、1、2、3、4、5、6、7、8、9構成的一樣,構成中醫理論大廈的基礎也只是人世間最簡單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 ,土。而富有創舉意義的是:聰明的中華民族的先民已經懂得運用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這五種物質中,找到了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并將之巧妙地對應于人體臟腑,因而便產生了陰陽五行學說。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藥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體系。
我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黃埔軍人的父親很喜歡祖國的傳統醫藥,家里的書堆中有不少中醫藥書,感覺中醫很神秘的我,因此往往愛不釋手。在家庭的熏陶下,我喜愛上了中醫中藥,喜愛上了中醫中藥飲食文化。1966年,我初中畢業后下放到武功山墾殖場,在吳醫生的帶教下,成為了一名赤腳醫生。救死扶傷之余,我自學中醫理論,并經常深入武功山腹地采藥。若干年后,命運又安排我走上食品加工一線,對藥食同源和營養保健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食物,無論是天然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它們都有各自的酸度、堿度和營養功能。如:糯米酸度4.3,酸入肝;食糖酸度37,甘入脾,蘋果堿度3.6,淡入心,生姜堿度20,辛入肺,食鹽堿度40,咸入腎。我們每天一日三餐消化、吸收、運化的生理現象,是臟腑與營養食物的陰陽轉化、相生與相克的過程和規律。如:白米飯是酸性食品,熟蔬菜(含鹽)是堿性食品,在人體生理功能的作用下,白米飯與熟蔬菜酸堿中和、相克生化成大小便排出體外,相生滋化成精微酸性營養和堿性營養,輸送全身,維持人的生命活動。
中醫學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國飲食文化中,陰陽既是互相對立的,也是互相制約、互相轉化的。如:冷為陰,熱為陽;咸、苦、酸味氣降為陰,甘、辛味氣升為陽;堿性食品為陰,酸性食品為陽;拇指屬陰,四指屬陽;酸性體質屬陽,堿性體質屬陰。由于自然環境和飲食營養的影響,我們人類體質也有酸性與堿性之分,而人類體質的酸堿性主要反映在自身的體液上。如果我們拋開同一區域基本相同的自然環境的影響,那么,可使人體體液酸性化的食物是指含磷、硫、碳、氫等化學成分的酸性食物,如五谷、肉類、魚類、蛋類、糖類、酒類、花生、阿膠、鹿茸……可使人體體液堿性化的食物是指含鈉、鎂、鉀、鈣等化學成分的堿性食物,如食鹽、蔬菜、水果、豆類、瓜類、生姜、海帶、黨參、百合、馬齒莧、山藥、薄荷、金銀花、麥冬、枸杞子、菊花……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維、有行為能力的生命體,人體有700多個穴位,手掌上呈現出人體的各種信息,凸現人體所需要營養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人的體質的營養偏性,會很自然地、迅速地、同時地閉塞人體的穴位,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和生理活動,四肢尤其是手掌上、牙齦上、頭皮上的經穴都是人體與臟腑經絡相連接的重要穴位。人要康復,就要根據手型來和諧營養,逐步舒通經穴,才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病灶.臨床實踐證明:中國中醫是能夠食到病除的
中醫學說:“手形即人形”。人們手掌上的信息,反映了人體的全部信息:拇指:運行經絡為肺經,顯示體內堿的儲備量;食指:運行經絡為大腸經,主管肝臟與胃腸;無名指:運行經絡為三焦經,主管體源與生理機能;小指:運行經絡為心經和小腸經,主管肺與生殖器官;中指:運行經絡為心包經,主管血液循環系統。
因此,人體的陰陽表里關系可以通過經絡進行調整,使之平衡或趨于平衡。這也正是中醫營養專家所說的“中國人要來一場膳食革命和健康革命”的理論依據。而我也認為,來這樣一場革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都很容易發現人們往往偏食或一個模式飲食,不懂得和諧飲食的道理,因而產生各種疾病,或者阻礙合理飲食,加重病情。有鑒于此,我樂意成為這場革命的鋪路石。為此,我和哥哥共同發明了“中醫手型營養和諧法”并申請專利(公開號:CN1283496A),其中包括“心腎生血飲料”和手型圖。心腎生血飲料屬于保健飲料食品領域,它包括A堿型和B酸型兩種營養飲料,飲料選用蘋果、糯米、紅棗、花生、枸杞子、大蒜子為原料,按食品的一定堿度或酸度配方和生產。手型圖將人類手型分為以下三類:
(1)弱堿性體質者的手型。該手型有下列表現:兩拇指指甲呈現微紅色;左手拇指甲月牙型小于拇指甲1/3;右手拇指甲月牙型等于拇指甲1/3;左手掌五指自然并攏,中指末節偏向小指方向,中指根節正中;右手掌五指自然并攏,中指末節和根節正中;左手小指指甲沒有月牙型,其余九指指甲均有月牙型。該手型所表示的健康意義為:心腎功能正常,距離疾病較遠。
(2)酸性體質者手型。該手型表現為:兩拇指指甲呈現紅色;拇指甲月牙型大于或等于拇指甲1/3;手掌五指自然并攏,左手中指末節或右手中指末節偏向拇指方向。這種手型所表示的健康意義為:預示可能隱藏有腦溢血、糖尿病、腎臟病等。
(3)堿性體質者手型。其手型表現為:兩拇指指甲呈現白色;拇指甲月牙型小于拇指甲1/3;手掌五指自然并攏,左手中指末節或右手中指末節偏向小指方向。這種手型所表示的健康意義為:預示可能隱藏有癌癥、喘息、胃潰瘍等。
由上可見,弱堿性體質者的手型不難認定為健康中性體質者手型。但是,無論是酸性體質者還是堿性體質者,只要對照健康中性體質者的手型,和諧營養,調理腸胃,就能達到遠離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或者對肝臟、腎臟、脾臟采用后天調養,和諧調節人體營養的偏性,努力使人體達到酸堿平衡,使心腎功能得以康復。
民以食為天,民以食為安。“中醫手型營養和諧法”將中醫中藥與飲食文化完美結合起來,可以用來檢測、指導和調理人們的手型營養、數字營養、功能營養,并且便捷價廉,調理更安全,治療更有效,因而有利于實現中醫中藥的現代化。可見,“中醫手型營養和諧法”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醫中藥中國行”無疑是在向世人宣告:中國政府在行動,中醫中藥在行動,中國飲食文化在行動,中國人民在行動!我感悟黨和政府對于祖國傳統醫學和人民身體健康的關注和關懷,我也真誠希望我的“中醫手型營養和諧法”能夠帶給人們一縷溫暖的陽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