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前身為畜牧系,1950年4月,由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科和草原科并入國立獸醫學院創建畜牧專業,隨后成立畜牧系。經學校批準,先后更名為動物生產工程系(1993年9月)、動物科學技術系 (1999年7月 ),2001年3月學校院系調整時成立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是我國高等農業院校中辦學歷史較長,并在國內外畜牧學界有著廣泛影響的學院。學院秉承老一輩“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傳統,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我國畜牧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設有動物營養與飼料系、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系、動物生產與管理系、水產養殖系、動物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和畜牧系統工程研究所。甘肅省現代養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靠我院。
2001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畜牧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3 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畜牧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下設二級學科(博士點)有: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和動物生產系統與工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為農業部和甘肅省重點學科,動物營養學與生產學為甘肅省重點學科。學院具有農業推廣(養殖領域)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現開設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2個本科專業和自學考試應用型獨立本科段(專升本)動物科學專業;學院為甘肅省飼料工業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考評基地。
學院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學院與美國、法國、德國、羅馬尼亞、澳大利亞、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新西蘭、土耳其、泰國、南非、肯尼亞、烏克蘭等10余個國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等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活動,與國內相關知名大學、研究單位及企業建有廣泛的聯系。學院現有10余家校外教學科研基地和大學生就業實踐基地。
學院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了廣泛的科學研究。60多年來,學院廣大教師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勤奮求實的精神,取得了顯著的教學、科研成果,學院教師先后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的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或項目2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主編、參編出版教材、著作70余部。
學院具有一支梯隊結構合理、學術水平優良、研究方向穩定且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講師10人,助教2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1人,中青年教師已獲博士學位15人,在讀博士8人。先后有10多位教師榮獲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6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位教授為甘肅省優秀專家。現有第六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甘肅省科技功臣”1人,“金昌市科技功臣”1人,入選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6人,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2人,甘肅省領軍人才3人。在全國學術團體任理事以上職務10多人。
學院具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多層次、多學科的培養體系。60多年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各類專業人才591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人,碩士研究生437人,本科生2814人,專科生1203人,成人及自考本科生1412人,畢業生遍及海內外,涌現出如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大批專家、官員和企業家。目前學院有各類在讀學生15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人,碩士研究生135人,本科生437人,自考本科生1051人。(2010年3月31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