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現已授權食品安全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對“地溝油”的整治力度,這種油是從餐廚廢棄物中非法提取出來的有毒食用油。這是中國政府打擊含有潛在致命物質的污染食品行動的一部分。
中國國務院稱,黑市的“地溝油”交易已經對公眾構成“嚴重的食品安全潛在威脅”.中國媒體報道稱,被“再循環”的食用油中含有黃曲霉素一類的劇毒致癌物。國務院方面稱,要將食用油市場以及批發市場作為重點目標進行排查,同時,全國范圍內的餐館飯店、校園食堂、企業單位食堂以及工地食堂等集體食堂也被列為主要檢查對象。
歐盟在華食品安全代表瑪麗·寶勒·貝納斯說,幾乎每戶人家在做飯時都會制造出“循環使用油”,含淀粉的食物被油炸或烤過后會產生丙烯酰胺,而再循環的食用油中很可能就含有這種有毒物質。經實驗表明,該物質可導致動物患上癌癥,也會對人的神經造成損傷。
中國國內食用油消耗量大,還需要從國外進口,因此“再循環”油不太可能流入別國市場。蘇州歐陸分析技術公司常務董事皮特·里德海姆稱,非法食用油“存在于市場的最底端,但此刻引發的問題已足夠引起中國政府部門的憂慮”.
中國媒體曾報道,去年11月廣東省當局查處了兩處大型非法食用油銷售點,其中一處一天就能生產10噸臟油,而另一處存貯量竟然高達32 噸。因為一些飯店使用從黑市上購買的烤鴨身上滴下的廢油,北京衛生檢查部門本月初對市內的飯店開展為期一周的檢查。
近年來,中國遭遇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面對壓力,中國去年制定了強硬的食品安全法規,申明要嚴懲不法食品制造者。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