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付文友 于 2011-9-19 21:29 編輯
脂肪酶在肉鴨料中的使用效果評估 一、評估目的 肉鴨料在正邦禽料產品中約占50%的銷售份額,但盈利能力不足,個別公司肉鴨料(如樟樹)處于虧損狀態。為解決現存問題,特安排本次試驗以評估脂肪酶在提高肉鴨料產品性能及降低配方成本方面的效果。 二、評估方法 選擇飼養條件及管理水平較好的養戶,采用大群飼養(約8000羽)的方式。通過試驗鴨的增重、料肉比等數據,與現行產品的養戶實證數據進行比較,從而評價脂肪酶的使用價值。 三、試驗報告 1. 試驗時間:2009年9月16日-10月28日。 2. 試驗地點及養鴨戶:樟樹市場養鴨戶盧銀如、陳武。 3. 試驗參與人員:謝建華、張軍(樟樹品管經理)、劉基福(樟樹市場業務員)。 4. 試驗料及試驗肉鴨品種:262肉中大鴨料,四點花麻肉鴨。 5. 飼養方法:雛鴨使用10天261小鴨料后再飼喂262肉中大鴨試驗料,約42日齡出欄,出欄時全群稱重并統計耗料,試驗結束。 6. 脂肪酶產品:脂肪酶T503,由北京澳瑞思生物營養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7. 試驗料配方設計:將262試驗料代謝能在現有262產品基礎上降低50大卡/公斤,其他營養指標基本不變,每噸添加脂肪酶200克。 8. 試驗料配方成本分析:試驗料配方成本為1808元/噸,現有262配方成本為1825元/噸,試驗料比對照料降低17元(見下圖)。 9. 試驗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同期用戶實證數據,262肉鴨料平均料肉比約為2.7:1左右,麻鴨體重2公斤左右,與試驗組數據接近。 |
注:養戶反映試驗鴨毛色較好,鴨群較均勻。 四、試驗經濟分析及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肉鴨料中添加脂肪酶可以提高肉鴨料的養殖效果,降低配方成本,對于肉鴨毛色及賣相也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該添加劑在肉鴨料中使用,對于提高正邦肉鴨料的性價比,擴大市場銷售份額具有積極意義。 脂肪酶在肉鴨料中使用,每噸可節省配方成本約17元,全價料區6個分公司在高峰期每月可銷售約7000噸肉鴨料,該技術的應用每月可節省成本約11.9萬元. 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 試驗總結人:謝建華 201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