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氨基酸螯合物在水產中的應用特點
金屬氨基酸螯合物(簡稱氨基酸螯合鹽)作為第三代新型的微量元素添加劑,使用已有近40年的歷史,水產專用礦物鹽添加劑也由無機鹽向氨基酸螯合型礦物鹽轉化。而我國目前水產常用的無機鹽由于受體內外很多因素的影響,因而在魚蝦體內利用率較低,而氨基酸螯合礦物鹽融氨基酸和礦物元素于一體,在補充微量元素的同時,能有效利用氨基酸,達到與結合氨基酸同時利用的目的,從而促進魚蝦的生長,降低生產成本。
氨基酸螯合鹽在水產中的應用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氨基酸螯合鹽化學性質穩定。氨基酸螯合鹽以金屬離子為中心,與氨基酸氨基中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鍵,同時與氧原子形成離子鍵得到五元環或者六元環的螯合結構,獨特的螯合結構對金屬離子形成了有效的保護,分子內電荷接近中性,從而使金屬元素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有效避免了飼料原料和魚蝦消化道堿性環境的影響,并且可直接通過腸道吸收,提高了金屬元素的利用效率(鄭學斌等,2003)。
二、氨基酸螯合鹽通過氨基酸與金屬元素的螯合作用,避免了金屬元素與金屬元素、金屬元素與維生素的直接接觸,從而減少了金屬元素之間的拮抗和對維生素的破壞。無機金屬離子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例如Fe2+氧化成Fe3+,這種氧化產物會破壞飼料中的維生素,影響維生素的穩定。當氨基酸與金屬形成螯合結構后,避免了金屬元素的氧化,從而減輕了對維生素的破壞作用。微量元素之間還存在復雜的拮抗作用,如Fe2+與Zn2+、Cu2+與Mn2+、Ca2+與其他金屬元素之間在消化吸收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氨基酸螯合鹽獨特的螯合結構有效抑制了礦質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增強了金屬元素的利用率。
三、由于氨基酸螯合鹽融氨基酸和礦質元素于一體,含有大量氨基酸,因此具有特殊的鮮香味,對魚蝦有誘食作用,彌補了無機鹽適口性差的弱點。目前使用的氨基酸螯合鹽多數是利用甘氨酸或蛋氨酸與金屬元素螯合形成,甘氨酸對多數魚蝦都具有誘食作用,而蛋氨酸是實用飼料中的限制氨基酸之一,氨基酸螯合鹽在提供微量元素的同時,也補充了氨基酸的不足,這種多重功能正是氨基酸螯合鹽養殖效果優于無機鹽的重要原因(呂景才,趙元鳳等,1994)。
四、氨基酸螯合鹽可直接穿過小腸絨毛膜,節約了許多生化過程,減少了魚蝦的能量消耗。常用無機鹽攝入體內以后,必須借助于輔酶的作用,與氨基酸和其他物質形成螯合鹽,才能被機體吸收,吸收后微量元素在血液中與某些蛋白質結合后才能被運輸到機體所需的部位;而氨基酸螯合物的結構接近魚蝦吸收微量元素的天然形態,也是魚蝦合成蛋白質的中間物質形態,需要時釋放出微量元素供機體利用,從而減少了很多生化過程和能量消耗,提高了飼料效率(張維睿等,2006)。Found也認為具有五元環或六元環的螯合物中心金屬離子可通過小腸絨毛刷狀緣,所有氨基酸螯合物都可以以肽的形式吸收。
五、大量科研生產實驗表明,氨基酸螯合鹽對魚蝦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縮短養殖周期,并能大幅度降低養殖成本,能明顯促進魚蝦的生長和增重。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