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顙魚養殖利潤不錯,投苗量持續增加。但最近魚價急劇下跌說明,黃顙魚養殖大熱背后蘊藏著風險
□文/本刊撰稿人 葉志杰
據了解,廣東黃顙魚養殖集中在南海、三水、順德等地,廣州白云、江門新會、珠海斗門白蕉、中山等地也比較多;消費市場則主要在長江流域一帶。去年7-8月份,黃顙魚上市高峰價格曾低至9.2元/斤,之后一路上升,保持在11.5-12.5元/斤,甚至一度高達13元。相對于低迷的羅非魚,這樣的利潤十分可觀。
今年黃顙魚投苗、養殖情況怎樣呢?
成活率擋不住廣東投苗量增加
江門市新會區沙堆鎮是江門黃顙魚養殖主要區域,養了9年黃顙魚的黃老板介紹,沙堆鎮黃顙魚今年的成活率普遍不足四成,一是水花開花成活率低;二是即使是4公分左右的苗,養殖20多天排塘率很高,主要癥狀是肝腹水,肚大。由于成活率低,周邊的養殖戶都增加養殖密度來提高產量?!敖衲暄a苗的比往年也多,去年拿40萬水花就夠開三塘水面,今年150萬還開不了三塘?!?br />
進入6月,黃顙魚苗供應還是很緊張,水花價依然保持在80-100元/萬尾,“往年同期,苗價已開始下跌到60-70元/萬尾”,四川眉山市里仁合作社總經理劉付水如是說,眉山據說是全國黃顙魚苗最大供應地。
海大集團南海和順海健康種苗場負責人張經理介紹,直至6月份,苗場訂單依然很緊,產能不夠,目前都不敢再接新的訂單。他分析,一方面原因是今年黃骨魚需求增加,二是前段時間天氣不穩,受精率低,苗產量較低。
雖然生產緊張,放苗成活率不高,從各地情況看,今年廣東黃顙魚投苗量將增加不少。新會專收黃顙魚的魚中趙子煥告訴筆者,當地今年投苗的客戶比去年增加將近1/3,珠海斗門白蕉鎮養殖黃顙魚也在增加,主要是往年養殖其它品種轉過來的。雖然水花標苗成活率較低,但目前70%的客戶打算6月底補大苗(3公分規格)來爭取明年出魚時間,因為已經投了一半的苗,不可能放棄不養的,所以今年整體養殖量還是增加,只是補苗數量比往常多。南海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廖橋登也認可這種說法:“今年黃顙魚水花開花成活率比往年低,但養殖戶最終還是會補苗。”
“在南海三水、九江等鎮今年投苗量約增加2成,接下來的6、7月份,還會有客戶繼續投苗,增長量可能還會更大?!狈>S飼料有限公司南海區經理小陳說。廣州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負責黃顙魚的同行就比較謹慎:“養殖增加量保守估計在2成,雖然目前客戶都表示會補苗,但這要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全國養殖面積也在增加
何氏水產服務中心是廣東規模較大的淡水魚配送企業,黃顙魚銷量很大,主管黃顙魚采購的吳義經理介紹,各地區對黃顙魚規格要求不一樣,廣東大黃顙魚(2兩以上)主銷長三角,小黃顙魚(2兩以下)銷往西南及湖北、湖南為主。
吳義透露,今年一些飼料廠和苗場調查發現,在東北、天津以及長三角一帶的養殖增長量很大,“浙江湖州林湖鎮今年黃顙魚養殖面積增長約3000-4000畝,而廣東江門養殖面積也就5000畝左右”。因此,吳義并不看好明年的黃顙魚價格:“四川主養區和東北及天津周邊的黃顙魚6-9月大量上市,對廣東黃顙魚影響極大。廣東發貨到長三角周邊最快需要2-3天,夏天長途運輸對魚的成活率有影響,活力也減弱,到達當地市場后,1-2天內就要銷售出去,否則品質會受到很大影響。而天津及東北的商品魚一天內就可以到達長三角周邊,四川直接供應西南市場,如此廣東就失去優勢。另外在價格上,廣東的商品魚也處于劣勢。”吳義說,本來公司打算今年在公司基地養殖黃顙魚的,由于不看好明年行情,今年只投放了少量魚苗。
近年養殖利潤高是熱門主因
佛山南海科達恒生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生表示,黃顙魚肉質比較好,消費者也認可這條魚,消費市場這幾年在逐步增長。近兩年,黃顙魚價錢比較穩定、利潤可觀,養殖戶賺到錢,嘗到甜頭,一些人往年只養一塘黃顙魚,今年增加兩個塘或者利用全部塘來養殖。另外,在佛山、江門等地往年養殖生魚、鰻魚以及對蝦失敗的客戶,都有轉過來養殖黃顙魚的情況。
南海天邦飼料廖橋登說,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由于養殖量大幅上升,價格一直低迷,甚至在2008年8月-10月價格跌至8元/斤。去年下半年價格較好,主因是08年價錢低,以致09年投苗量相對減少。另外一個原因是黃顙魚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現在一般養戶對市場信息缺乏了解,而且可供選擇的養殖品種不多,羅非魚、對蝦等都有各自的問題,高檔品種又需要很多資金。這兩年黃顙魚價格算比較穩定,一斤魚利潤有3-5元,這很有吸引力。但他擔憂目前養殖戶跟風情況特別嚴重。
今年錯開出魚高峰是關鍵
廣東養黃顙大部分都是用配合飼料,今年3月飼料漲價600元/噸,如果成活率正常,成本接近8元。而今年早期投苗成活率低,接下來暴發病害的機會增加。
吳義認為,雖然經過幾年的開發,黃顙魚銷售渠道有所增加,消費市場逐年增加,但養殖面積增長過快,市場還是難以消化,這最終會反應到魚價上。明年的黃顙魚終端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價格肯定不如今年好,之前兩年穩定的價格以及3-5元的利潤空間將很難再現,但跌落到成本價的可能性不大,“利潤很可能在1-2元/斤”。
新會錦波養殖場總經理歐錦波說,他打算減少黃顙魚的養殖面積,增加筍殼魚養殖,主要也是對后市的擔憂。他建議養殖戶從三方面做好工作:第一,種苗要選擇好;第二,要選擇好的養殖模式,魚苗去小留大,最好能把魚過篩,淘汰部分母魚,養大規格魚,價錢相對會好一點,而且成本也會有所降低;第三,適當降低養殖密度,提高生長速度,盡量避開上市高峰。
廣州市五龍崗水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聰建議,廣東養黃顙魚的優勢就是生長速度快、養殖技術成熟、養的商品魚規格比外省的大,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優勢,揚長避短,最好用中高檔的好品質飼料來提高魚的生長速度,縮短養殖時間,錯開四川、長三角等地的出魚高峰,提早出魚爭取賣個好價錢。
流通渠道方面,何氏水產吳義表示:“今年我們也在開發云南昆明、福建、湖南等市場,這些市場其實需求也很大,目前銷量也在慢慢增加?!?br />
魚價已經回落
在走訪的半個月中,黃顙魚塘頭價一直下跌,已經從4月底12.5元/斤跌至9.5-9.7元,6月中,最好品質的黃顙魚收購價也跌至10.2元/斤。有業內人士預計,進入7、8月上市高峰,可能還會跌0.2-0.3元/斤,但下跌幅度不會太大,至10月份入冬會慢慢回升。
今年大部分業者都認為黃顙魚后市肯定沒有去年的行情,這批魚上市時價格在8-9元/斤可能性較大,難再現去年底13元/斤的高價了。(本文摘自中國水產頻道)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