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日美國兩房退市,鳳凰和網易的新聞都沒報道,真是封鎖的夠嚴密啊!中國征服持有“兩房”債為3760億美元,商業銀行持有250多億美元!我們并不擔心國內銀行的債券投資,因為他們投資的債券規模仍然很小。我們擔心的是國家投資的債券部分。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基本達到了20%,實際上我們的幾千億美元債券賬面已經發生了接近20%的兌換損失。 6.20日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以上兩條新聞在同一天出現,讓我對人民比和國內資產的未來走勢產生了一些看法,同時想先對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原因進行一下探討。
一、中國和世界的貿易途徑
中國和世界的貿易途徑是:中國央行在國內發行人民幣,支持企業的貨幣需求,并擴大生產能力,人民幣用來發工資和國內的一些經濟業務,然后把通過人民幣造出來的產品賣給美國,換取美元,再拿著多掙的美元到中東和其他有資源的國家買進礦物,拉回國內繼續加工成商品賣給美國,中東國家得到的多余的美元用來購買美國的武器和高精尖產品,美元轉了一圈又回到美國央行.
二、人民幣在國內流動性過大的原因
首先我們建立這樣一個概念,因為兩國貨幣政策的不同,因此造成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可是美元是可以國際兌換的。
所以美國在自己發生通脹的時候,向國外輸出膨脹,可是美元在中國國內是不可直接購買商品,只能換成人民幣進行交易,所以外貿企業需要把掙來的美元到銀行換成人民幣,以支持企業經營在國內的經一步擴張,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就是這樣來的,其實說白了這部分外匯儲備不是我們的錢,它使用人民幣換來的,原來是1美元換8塊人民幣,現在美元貶值變成1美元換6塊人民幣,那么相對應的國家外匯儲備原來為了1塊美元所發行的8塊人民幣,現在多出來了2塊,也就是說相應的人民幣在國內的流通數量就是增加的了,這就是流動性的根源,這部分增加的人民幣不能流通到國外,也就是說我們的通脹是不能先國外輸出的,只能在國內消化,那這樣就只有一個可能性,人民幣對內貶值!
三、日本貨幣在升值后滯漲產生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日本的貨幣是可以自由兌換成美元的。
剛開始在日元被嚴重低估的時候,日本每年都能賺取大規模的外匯盈余,后來在美國的壓迫之下5個最大的經濟體:美,法,德,英,日于1985年開會簽訂廣場協議,規定日元一次性對主要工業國家貨幣升值50%,這個時候就形成了嚴重的日元升值預期,大家都來買進日元,到最后日元實際最高升值到111%,也就是說,原來為掙一塊美元而發行的100塊日元,現在只能購買0.5塊美元,可是因為日元是可以自由兌換的,他可以流通到國外去,這個時候日本國內的企業突然發現自己太有錢了(---日元),就拿著日元在全世界購買東西,因此由原來的順差,變成了逆差,而且逆差越來越大,這樣在日本國內就出現了貨幣(指日本國內企業在日本國內維持的正常經營所需要的日元)不足的現象,也就是通縮,因為日元(---這部分日元為企業存款)都被日本企業和國際炒家弄到國外去購買各種資產去了,國內的貨幣(指日本國內企業在日本國內維持的正常經營所需要的日元)反倒是不夠用了,因此日本央行就大規模的開始印鈔票,他越印,日本老百姓手里的錢(即居民存款--主要來源是工資,因為日本企業在國外掙到了錢,而發給職工的工資就開始大幅度升高)就越多,這部分錢并沒有隨著企業存款(---主要來源是在日元沒升值之前對外貿易時掙得的美元,因為國內生產擴大的需要資金的緣故所兌換成的日元)流出國外,老百姓有錢了也想改善生活就開始炒日本國內的東西,比如房產,這個時候日本一方面是國內的企業的錢不夠用,另一方面是老百姓手里的錢太多,這個時候就變成,物價膨脹,貨幣緊縮的特有現象!簡稱滯漲!
四、人民幣的最終結局,
我一再強調的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的問題,現在可以明確的告訴它意味著什么:那就是人民幣升值造成的人民幣流動性的驟增只能在國內消化,而不能以購買外國資產形式,來輸出通脹,這也就是我們要漲工資的原因,因為我們國家要消化蜂擁而來的流動性,因此我國在國內的貨幣和原材料及勞動力的價格之間沒有形成新的平衡點之前,資產和原材料之類的東西暫時是只能繼續上漲,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是說中國的企業連到外國去風光一把的機會都沒有,可嘆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