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豬兒 于 2010-6-14 23:37 編輯
今天有些時間,搜索了有關濃縮料于預混料的帖子。感慨不少,疑惑同樣也不少。
養豬幾年來,預混料也用過,濃縮料也用。全價料沒有用過,所以此次討論,全價料不再討論范圍,因為畢竟離我還是有一定距離,至少現在我沒有辦法考慮·······
看了很多帖子,大部分都是預混料便宜濃縮料貴.這個呢,看要怎么比,高檔預混料其配方配比出來比抵擋甚至中檔濃縮料配方配置出來的飼料成本還要高.在相同的情況下呢? 怎么算是相同情況呢,其實沒有個準確的定義。正所謂買的不如賣的奸一樣,其每個廠家的配方是根據自身量身定制的,沒有什么可比性。我說的意思就是,預混料就拿豆粕來說有比例達到21-23%的(單指大豬階段),也有14-18%的。麩皮呢有8%的,也有16%甚至25%的,而濃縮料比例一般情況是16-20%左右,其差價存在于玉米和麩皮的比例。兩者配比出來的價格呢?在”所謂“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其每斤成本最高不會相差2角錢,甚至更接近。
我曾用過低檔濃縮料,但是配比出來的飼料和高檔預混料配比出來的飼料成本幾乎一樣。因為里面的配比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我想沒有那個廠家會不考慮配置出來的成品飼料的價格的高低,畢竟這也是競爭的一種手段。雖然相差不是很多,但是就一頭豬而言從出生到出欄真的會有幾十到百元的差別,而現在的養豬利潤呢?但是,只能看著幾十到百元的差別嗎?就像疫苗防疫一樣,我用輝瑞的氣喘每只豬會增加N元成本,但是出欄后豬只整體我的利潤并沒有比不用氣喘疫苗的利潤低(高不敢說)那我的用于疫苗防疫的成本到哪里去了?如此雷同,飼料也應屬于同一種性質。濃縮,預混不存在價格上的競爭,關注于成本飼料價格,不關心豬群整體數值+素質的提高,只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小農意識在左右思想。至于所謂的大豬場飼料主流的思想,我是不敢茍同。有相當的大豬場就是常說的爆發起來的散養戶,這些大豬場除了豬多,豬糞多,死諸多。生產經營和散養戶沒沒啥區別。和真正意義上的大豬場是有很大很大的距離的。當然不能一概拍死,個別,個別··········
廢話少敘,有點出題哈。言歸正傳
我不是專業研究預混料,濃縮料的,里面的數值不是很理解希望有知道這方面各路高手給予幫助
1:同一廠家的預混料和濃縮料里面的各種微量元素是否一樣?
2:預混料和濃縮料除了各種微量元素之外,其配比出成品飼料后的價格除外。他們真正的區別在哪里。我指的是實際使用效果。根據我的實驗數據來看,同樣的豬其出欄時間,體質面目,健康程度來說差距不是很大,出欄時間沒有所謂的提前或超前。如果這些都沒有太大差異,廠家因何會生產預混和濃縮?(同一廠家)為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他們真正的卻別在哪里?
3豬只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廠家配方有高能的,有高蛋白的,有高能高蛋白的。但是為什么配制出的飼料差價不是很大,而豬只卻有明顯不同?難道是廠商的貓膩?區別在于玉米,豆粕,麩皮的比例?
以上所有言論,拒絕抬杠。畢竟會有說不到的地方,或有個人感情在里面。比如同樣的東西分好壞一樣,同樣的青霉素還分80W500W的一樣。大家姑且把需要的這些數據當做一樣的。我只是把我的疑惑說出來,大家來通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來指引我。
引導我更好的養好豬,我使用的是天津正大(應該不是小廠家吧),有濃縮 有預混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