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新聞,說網上調查10大熱點民生問題,結果房價問題排名榜首,醫療、教育、養老、三農等話題統統排在后面。
這樣的調查我看有點扯。只要我們遠離房價大合唱背后的浮躁,靜下心來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就會發現,房子雖然很重要,但遠遠不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引用越罵越堅強的任志強先生的一個觀點,他說,中國85%的家庭擁有產權住房。85%可是一個不得了的比例,以國內熱點民生話題而言,我們的醫保、社保普及率肯定還達不到這個水平。僅此一點,就可以說明房子問題絕非最大的民生話題。
但是,任先生的說法可信么?就我所知,任先生喜歡亂說但不胡說,他的手下專門有個房地產研究小組,因此他的數據都是有出處的。不過有出處也不代表正確,偽造數據的事在中國并不罕見,我們還要分析,85%的說法是否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中國最大的人口群體當然是農民,大概占了全國人口的70%,中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而每戶農民都有一份宅基地,可以自建住房。房子有好有差,但中國農民基本上家家有房是無須質疑的。
城鎮職工部分,老一代人,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房改的,基本上都把公有住房轉成私有產權,這就是所謂的房改房。在老一代城鎮職工群體里,擁有房改房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根據上面這兩類情況,我們應該可以得出結論:任先生的數據大致不差,中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擁有自己的房子,盡管房子的檔次千差萬別。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的商品房,其實在全部住房存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目前,中國社會的房子問題,主要出在增量部分,即新增住房需求與新增住房數量之間的矛盾。這里確實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特別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年青一代,如果想擁有自己的住房,困難很大。
但即便如此,房子問題仍只是部分人的困難,還算不上最大的民生話題。如果說看病難、上學難、食品安全、貧富差距、城鄉矛盾等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社會問題是肘腋之患的話,房子真的只能算疥癬之疾。而且對社會上最需要救助的低收入階層來說,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是衣、食、醫、教等生活必需品,房子固然重要,但遠不是第一需求。
那么,為什么作為疥癬之疾的房子問題會成為這個社會的最強音呢,這就牽扯到話語權的問題。看看上面的人群分析,70%的農民基本不上網,擁有房改房的老一代人也很少上網,這些擁有產權住房的人恰恰屬于沉默的大多數,既沒有代言人,也很少發出自己的聲音。相反,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生代,卻是房產饑渴族,他們沒能力買房子,卻有能力在媒體網絡上為自己的權利奔走呼號。
事情就這么簡單,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