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豬飼養目標有如下: 1.
乳豬大的斷奶體重 乳豬斷奶體重,對商品豬一生的生長性能都有明顯的正相關,斷奶體重大1000克,出欄時間可以縮短大約10天,飼料效率提高3-5%,因此理論上,相同日齡乳豬的斷奶體重越大越好,而乳豬斷奶體重,與母豬奶水質量和數量密切相關。 2.
哺乳期間乳豬健康狀況良好 哺乳期間,乳豬健康狀況與乳汁質量密切相關,凡是母豬采食量不夠、體重損失嚴重的母豬,乳豬經常發生生長遲緩、腹瀉等問題,因此保證乳豬的健康狀況,要從哺乳母豬做起。 3.
母豬少失重或者不失重 母豬哺乳期間失重情況,對母豬下一胎次的生產性能影響巨大,失重越小,下一胎次發情時間越早,產仔率越多。 4.
母豬斷奶后迅速發情 斷奶到再發情這段時間,豬場管理中稱為母豬的無效飼養時間,這個時間越長,豬場的經濟損失越大,盡量壓縮這個時間,是養豬場母豬飼養的關鍵點之一。 目前常見的問題如下: 1.
產后體質恢復慢 分泌對于母豬而言,本身存在生理、代謝等多方面的應激。由于目前大多數的妊娠期母豬飼養采用限位欄,母豬在分泌前體力不夠好,加上有的飼養場不注意母豬妊娠期的有效營養調控技術,導致母豬分娩時抗應激能力減弱,產后多發的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無乳綜合癥,有的母豬要持續一周以上的低燒,食欲極差。最近兩年流行的高熱病,在分娩應激之后高發,導致分娩后母豬體制嚴重下降,產后無乳等癥狀出現,嚴重的會使母豬報廢。 分娩期間因為子宮收縮,子宮平滑肌內大量的葡萄糖無氧酵解,產生的大量乳酸、丙酮酸、等物質在母豬體內蓄積,造成全身疲倦的感覺,也是母豬產后虛弱的一個原因, 加上圍產期低血鈣的影響,母豬表現倦怠、母性不強,進一步減少了采食量,因為在產后2周內,都是能量負平衡狀態,母豬體質一直得不到恢復。 2.
母性不好 由于原因1,母株無力照顧仔豬,在母豬無力的情況下,她的起臥不受自主控制,很容易壓死乳豬。母性不好的母豬,泌乳能力低下,導致乳豬斷奶窩重不能夠達標。 3.
采食量不夠 由于問題1的存在,母豬失去了分娩后2周的最佳采食時間,母豬采食曲線如下圖:
普羅頓豬飼料一攬子服務計劃.jpg (174.5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5-1 16:05 上傳
母豬產后需要很長時間恢復體力,因為虛弱而采食量很不好,這一段采食量的不足,母豬為了保證乳汁的分泌,必然消耗體重來產奶,很多養豬場母豬的體重損失,主要發生在產后頭兩周。 4.
部分乳腺萎縮: 由于沒有采食到足夠的能量,泌乳母豬出現個別乳房干癟萎縮,這頭母豬因此生產性能下降嚴重(這與蛋雞低能量飼料導致的卵泡發育遲緩,從而產蛋率下降很類似),長江以南地區,由于高溫采食到的總能量不夠,經產母豬經常有2-3個乳腺萎縮,一旦乳腺萎縮,下一胎次這個乳腺還是保持萎縮狀態,對窩斷奶活子數、斷奶體重都有影響。 5.
酮血癥—含酮體的母乳—乳豬腹瀉 產后母豬采食量不夠,就會大量消耗體脂肪,產生酮體(ketone body):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肝臟具有較強的合成酮體的酶系,但卻缺乏利用酮體的酶系。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分娩時劇烈的葡萄糖無氧酵解產物,也是酮體。酮體很難被自身代謝掉,大量酮體會隨乳汁分泌出來,導致乳豬腹瀉。 6.
大量失重—再發情延遲 由于母豬在泌乳期間過分失重,體脂肪組織幾乎消耗殆盡,大量酮體產生,干擾了體內正常激素分泌,卵泡幾乎不再次被激活,處于沉睡狀態;嚴重的時候,黃體持久存在,進一步抑制了卵泡發育,表現為發情延遲。 泌乳母豬的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定律 哺乳母豬的營養原理計算如下: 要實現每頭母豬多產仔1-2頭,也就是12頭斷奶仔豬,每頭28天斷奶重8.5公斤的生產性能,以初產仔豬體重1.4公斤計算,哺乳期乳豬總增重為:12×(8.5-1.4)=85.2公斤,這些增重的營養來源有乳汁和教槽料,按照質量優良的教槽料每頭采食600克,可以帶來大約600克/頭的體重增加。剩下的要全部來源于奶水。按照4斤奶水沉積1公斤乳豬體重計算,需要312公斤奶水。按照每消耗1公斤體重,產奶2公斤;3300卡消化能的飼料,大約1.5公斤飼料,可以產奶1公斤計算,普通體重消耗20公斤,需要采食母豬飼料總量為181公斤。母豬飼料、母豬失重、乳豬教槽料是投入方,乳豬斷奶重*頭數是產出方,最終要投入產出是平衡的。 目前可用的解決手段有: 1.
圍產期全身抗生素化 盡管行業內對抗生素爭執不休,但是圍產期全身抗生素化,還是目前畜牧場損失最好、總體性價比最高的一個有效手段。圍產期母豬全身抗生素化,可以明顯減少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的發生概率,有助于產后母豬快速復原,從而有了母豬最大采食量的物質基礎。這一階段因為要控制子宮內炎癥,要注意使用厭氧菌敏感藥物。 2.
緩解痛疼,加速代謝 母豬分娩過程的疼痛和乳酸蓄積,對母豬是一個嚴重的生理應激,可以在圍產期全身抗生素化的同時,給以適量的解熱鎮痛類藥物,比如500克/噸的阿司匹林,會很有效的幫助母豬度過這一段的困難時期。 3.
有益菌群維持--低聚糖 腸道蠕動,需要動物本身+腸道內細菌刺激這兩重因素的互動。圍產期母豬胃腸道停止工作,腸內容物處于停滯狀態,這時候,動物本身機能停止;而因為腸內容物長時間停滯,水分幾乎被完全吸收,后腸段食糜內微生物數量很少,因此更加堅硬,形成頑固的便秘。這時候,保持后腸段食糜內足夠的有益菌數量,是母豬飼料關鍵的一點。目前最穩定可靠的手段,就是向母豬飼料中添加低聚糖。 4.
產后迅速加大采食量 血漿蛋白粉,對母豬快速恢復消化代謝,作用明顯,在母豬飼料中使用0.5%即可,適度的高食鹽含量和鉀離子含量,對促進飲水、泌尿等一系列代謝活動作用明顯,因此也就對促進采食量有幫助。泌乳母豬料最需要的是粗脂肪,然而過量的粗脂肪,又會引發采食量降低,這個問題的有效處理,也是提高母豬采食量和乳汁質量的關鍵點之一。根據粗脂肪含量,可以使用500-1000克純品膽汁酸。
哺乳母豬料的設計原則和目前可用的手段--專區內容.doc
(36.5 KB, 下載次數: 64)
2010-5-1 16:0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