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岳峰
在零售商正通過農超對接、海外直采等方式尋求供應鏈變革以應對未來競爭時,農產品生產巨頭正悄無聲息地向零售渠道延伸。
位于江西的正邦集團就通過資本和上游供應鏈的優勢,試圖搶占當地流通產業鏈的制高點。短短十個月,正邦已然成為江西本土零售業的一匹“黑馬”,旗下流通產業的銷售額如魔術師的神奇之手,從零一舉變為8億元。
而這樣的“變幻”仍在極其低調的迅速推進。
這并不是個例,很多正邦的同行也在蠢蠢欲動。一場農產品巨頭爭奪流通產業鏈的“戰斗”似乎正在拉開序幕。
正邦的渠道“野心”
3月底,南昌健鷹商行的4家門店被正邦納入麾下,經改造后將以全新的正邦商超品牌亮相。就在春節前,正邦集團還收購了南昌萬事達超市的全部9家門店。
對于2010年的正邦商超來說,這僅是個開始。“20多人專門負責收購工作。”主管正邦流通產業的集團副總裁程凡貴表示,今年在江西周邊還會并購多家零售企業。
正邦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旗下江西正邦科技于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江西首家首發民營上市企業。目前,正邦產業涉及種植、糧油、養殖、乳業、農資、金融等多個領域,產值過百億元。
在上游產業做大后,正邦瞄準了流通渠道,2009年6月,正邦決定進軍流通業,并在半年內收購了江西2家零售商。7月10日,正邦入主東鄉金客隆,成立江西正邦百美達百貨投資有限公司;11月,收購江西景德鎮萬客隆超市;除了收購,正邦也著手自建,去年8月,正邦新打造了永惠超市品牌,并在南昌開出數家門店。
“目前,正邦商超已擁有3家子公司,60多家門店,涉及百貨、超市和便利店等業態。”程凡貴透露,正邦商超的銷售已達8億元,2010年通過收購和自建,門店達到170家,銷售達到15億元。
但正邦對流通渠道的“野心”遠不止于此。
正邦百美達董事長鄭小民表示,今年將新開4家綜超、13家標超和40家左右的便利店。預計未來3年,公司門店將突破40家,便利店200家,銷售額達到30億元。正邦永惠超市也表示,將在南昌及江西全省迅速擴張,未來5年門店將達100家,銷售突破20億元。
這還不包括正邦萬客隆及正邦即將收購的其他零售商。可見,根據發展規劃,未來幾年,這家生產企業下屬商超部分的銷售規模或將超60億元,很可能一舉躍為江西零售龍頭老大――上月發布的連鎖百強顯示,江西最大零售商洪客隆位居74位,銷售額僅為30億元。
把控整條產業鏈
程凡貴表示,正邦流通產業的目標是進入江西本土零售企業前5名,以南昌為中心,重點做強贛東、贛南、贛北,逐步過渡到贛西等地市,主要以社區生鮮綜超為主業態,同時適當開設大賣場和生活超市,但在地縣級城市將以復合業態進入。
在正邦攜資本和上游產業優勢大舉進軍零售業的背后,是其欲把控全程產業鏈的真實意圖。正邦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林印孫透露,正邦將做強前端原料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大宗糧油商品期貨貿易,以及后端銷售、物流網絡與品牌兩條產業鏈,帶動中間制造加工業、養殖業和種植業,在產業鏈中取得話語權,“實現做產業鏈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強勢地位。”
林印孫的戰略是將正邦打造成綠色、時尚的食品提供商和農業集成的優秀流通服務商。為此,正邦正在建設百萬噸大米、百萬畝油茶、千萬頭商品豬、千家肉食品連鎖店等項目,打通農業產業價值鏈。
林印孫表示,正邦科技將實行飼料、養豬橫向并購與縱向一體發展;以農化制劑產業為基礎的正邦生化擬改制上市,將成為集團第二家上市公司。其次,正邦通過參股農村銀行,組建農業擔保公司,在金融上支持農業產業化。此外,正邦的商業連鎖將采取合資方式,瞄準三線城市和地級市,并逐步滲透到鄉鎮,以生鮮為主打品牌,與集團的食品、糧食產業形成互動,同時對接資本市場。
正邦的底氣在于能夠整合前端的供應鏈,同時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從種植、收購到貿易物流,到食品加工、生產、屠宰的各個環節,都能掌控食品安全。對于商超渠道的食品安全,正邦也有強于競爭對手的優勢,正邦旗下還擁有江西惠萬家農資連鎖公司,對于商超公司的采購基地,可通過農資連鎖網絡,對口提供農資和農藥產品,以此掌控質量和安全。“我們將實現城市商超網與農資連鎖網的無縫結合。”程凡貴說。
爭奪下游話語權
事實上,參與流通產業鏈爭奪的不止正邦一家,包括中糧集團等也早有行動。緣于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打造全產業鏈的夢想,最近兩年,中糧集團入主五谷道場、整合蒙牛、豪擲“大悅城”項目、150億元整合豬肉產業鏈以及千萬元投入悅活果蔬汁……2009年還擬在成都地區建100家直銷店,銷售中糧的各類產品,同時又于8月推出食品商務網站“我買網”,銷售休閑零食、餅干蛋糕、果汁飲料等1000多種商品。
同樣有這種夢想的還有黑龍江農墾北大荒商貿集團,去年4月,其宣布投資4個億,在成都及周邊市場開設50家北大荒綠色食品配送連鎖店、250家社區店,銷售有機食品、農副產品等近千種產品。據悉,北大荒將在全國開設直營店1000家。
這些“正邦們”都出于同一目的,那就是從種植、養殖、產品加工、品牌產品生產、分銷、零售――全程把控在糧食、食品領域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而且,相較于零售商,這些企業更具上游供應鏈優勢。目前,國內零售商里類似的只有農工商超市的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團擁有“農業+食品加工+零售渠道”這樣一條完善、系統的產業鏈。
生產商搶奪流通產業鏈也屬迫不得已。商超進場費等費用讓其利潤被剝掉一層皮。而且,如果不擺脫原料和下游終端渠道的擠壓,生產企業的產能無論如何擴張,仍難擺脫“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
與中糧和北大荒不同的是,正邦是直接進軍商超,且選擇了一條更有效的捷徑。據悉,正邦集團已于今年3月加入了國際SPAR,成為SPAR江西總代。通過加入全球最大的自愿連鎖組織,這個零售業“新兵”讓業界見識了其實力,“加入SPAR后,零售企業更認同,我們在談收購合作時更有優勢。”正邦商超總公司項目發展總監卞紅說,今年在江西還會收購幾十家門店,目前也在與規模較大的零售商洽談。
SAPR在中國選擇會員非常慎重,這一點從家家悅、東莞嘉榮、美特好這些優秀零售商上就能體現出來。“正邦的管理水平和團隊協作都是江西最好的,這是我們選擇它的原因。”在國際SPAR中國區首席代表張智強看來,正邦產業鏈每一個環節的擴張都是水到渠成,“生產商在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向下游渠道延伸是必然的,美國和英國都有這樣的成功案例。”
同時,張智強也表示,通過SPAR體系,正邦的產品線可以進入其會員網絡。而目前SPAR中國也沒有像正邦這樣的上游巨頭,因此,這種資源共享可實現諸多有價值的產業鏈合作。
“今年在江西市場上將有正邦的SAPR門店開出。”張智強表示,SPAR將幫助正邦盡快提升零售資源及經營管理技術,“正邦在快速整合三線城市的零售業,業界會看到它超常規的發展。”
事實上,正邦對于流通產業的定位非常清晰,一切以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為主線,“我們的優勢在于農產品,商超也將以生鮮食品為主”卞紅說。
那么,正邦在零售業的星星之火會否最終成燎原之勢?或許,江西市場的競爭對手會很快感覺到它的殺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