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32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東省畜牧飼料工作回顧生產形勢分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4-23 11:4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沐風 于 2010-4-23 13:27 編輯

廣東省畜牧飼料工作回顧生產形勢分析

及下階段工作重點


廣東省畜牧獸醫局

二O一○年四月


今年以來,在農業部的關心指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各地農牧部門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緊密圍繞《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農業部“兩個千方百計”和“兩個努力確保”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扶持畜牧、飼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畜牧業強省建設,有效地保障了畜牧、飼料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一、2009年畜牧飼料工作回顧
(一)畜牧飼料業生產情況
1.畜牧業生產情況。2009年,我省畜牧業總體發展穩定。從全年形勢來看,生豬價格基本穩定,有一定的盈利空間;家禽產品價格普遍下行,養殖效益下降,生產壓力較大;奶品價格較理想,奶業生產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據統計局統計,全年畜牧業產值917.14億元,比上年增長3.8%,占農業總產值的27.48%;肉類總產量427萬噸,比上年增長3.6%,其中豬肉262萬噸,增長3.2%,禽肉153萬噸,增長4.3%,禽蛋34萬噸,增長4.8%,奶類14萬噸,增長8.3%;出欄生豬3601萬頭(行業統計數4236萬頭),增長3.8%,年末生豬存欄2392萬頭,增長0.5%,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67萬頭,增長0.6%(行業統計數377萬頭);出欄家禽11.4億只(行業統計數12.7億只),增長4.3%,年末家禽存欄3.7億只,增長3.5%。
2.飼料業生產情況。我省飼料工業平穩較快發展:飼料產量不斷增加,全年總產量達1750萬噸,同比增長6.32%,占全國飼料總產量的1/8,穩居全國第一位;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飼料產量達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44家,溫氏、南寶、恒興、海大、通威、希望、得寶等幾大集團的生產總量已達950多萬噸,占全省飼料總量54.29;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我省配合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54%,檢出“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實現安全優質飼料生產。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扶持政策。2009年,國家下達我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項目1.32億元、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以獎代補項目265萬元、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9807萬元、生豬良種補貼資金3020萬元,奶牛良種補貼資金101萬元。我廳積極與省發改委、財政廳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制定實施方案,并組織申報、專家評審驗收,確保各項目順利有序實施,進一步推動我省畜禽養殖標準化規模化建設,提高自給率。
2.大力推進廣東省重點生豬養殖場建設。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和《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經省政府同意,2009年3月,我廳評選出首批100家廣東省重點生豬養殖場,以農業廳名義掛牌,給予重點支持和保護,據統計,2007-2009年底,各類項目扶持重點生豬養殖場建設資金共7007萬元。省重點生豬養殖場的掛牌,促進了生豬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對我省生豬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促進了各重點生豬養殖場的發展,提高了生豬養殖企業的環保意識;進一步推動了我省生豬生產向標準化、規模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建立了嚴格的消毒和隔離措施,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實行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和完善的檢疫制度,有效遏制了動物疫病的傳播,提高了疫病防控能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加快了我省品種改良進程。
3.強化質量安全監督抽檢。2009年,我廳以嚴厲打擊“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為重點,全面強化畜禽和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省各級農牧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1443人次,監督檢查飼料企業700多家,檢查養殖場(戶)14402個次。監督抽檢各類飼料樣品5429批次,合格率達99%以上;生豬尿液樣品72萬批次,合格率達到99.79%;肉牛尿液樣品68批次,合格率達到100%;生鮮乳樣品234個,三聚氰胺項目檢測合格率100%。立案調查違法企業、養殖場(戶)33個,查處無證、無號、無標簽產品39個,查處違法飼料產品288.82噸,涉案金額23.288萬元。
4.積極推廣生態與健康養殖模式。生態與健康養殖是當今世界一大主題,它能合理利用土地和環境資源,有效防治養殖污染,做到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立體生產、多種經營,實現多元化收入,是促進畜牧業向環境友好型轉變,推動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去年底我廳召開了全省生態與健康養殖研討會,組織各地市農業(畜牧獸醫)局和100家重點生豬養殖場總結交流相關經驗,同時制作了宣傳DVD,將一些典型例子鮮活地展示出來。會議的召開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交流了經驗,取得了較好成效。
5.高度重視生鮮乳收購站監管工作。去年以來,我省全面貫徹落實《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等,認真開展生鮮乳收購站建設與監管工作。簽訂了《廣東省生鮮乳收購站監管工作責任書》,明確了各縣(市、區)農業(畜牧獸醫)局是轄區內生鮮乳收購站監管的第一責任人;對生鮮乳收購站進行清理整頓,嚴格《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和《生鮮乳運輸證明》的審核和發放,目前,我省生鮮乳收購站已全部辦理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實現百分百持證收購。
6.進一步加強行政許可管理力度。組織修訂了廣東省種畜禽場現場驗收標準,并對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申請表和申報書的格式與內容進行了相應調整;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畜禽新品種配套系中間試驗申請程序》,進一步規范我省種畜禽管理工作;重新建立了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生產企業驗收專家庫,嚴把飼料生產企業換(發)證現場驗收關;加強飼料生產企業年度備案工作,對年度備案不合格的企業,責令停產整頓,對整頓之后還達不到條件的企業堅決予以取締
7.認真做好統計監測和信息引導工作。全省各級畜牧部門高度重視畜牧業監測預警工作,把該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形成了省、市、縣(畜牧獸醫部門)和村(鄉鎮畜牧獸醫站)四級聯動、協調統一、分工明確、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較好完成了生豬、肉禽和蛋禽等畜禽產品統計監測任務。為建立我省生豬生產穩定的長效機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我廳還聯合省物價局、發改委等部門出臺了《廣東省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實施細則(暫行)》,確立了預警區域和響應機制;通過省養豬行業協會、省飼料行業協會、省家禽業協會、省奶業協會等多個行業協會等分析各行業生產形勢,整合多種渠道信息,及時分析,定期發布生產和市場信息,科學引導養殖戶和企業合理安排生產經營,避免生產大起大落,穩定市場供應。
8.加強飼料質量安全宣傳和培訓。我省各級農牧部門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工具廣泛宣傳《畜牧法》、《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同時,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廣東飼料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和飼料法規及生產許可證審核技術培訓班等。通過加強宣傳和培訓,我省飼料生產、經營企業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提高,做到依法生產,守法經營。
二、2010年一季度畜牧飼料生產形勢分析
(一)畜牧業運行情況
2010年第一季度,我省生豬價格波動較大,肉雞價格保持穩定,牛奶生產發展勢頭良好。據統計局統計,一季度全省生豬出欄921.34萬頭,同比增長2.24%;家禽出欄3.05億只,同比增長7.86%;牛奶產量3.37噸,同比增長3.15%。
1.生豬價格大幅下跌。
出場價格情況:2009年底至2010年1月中下旬,受節假日影響,豬肉消費量增加,全省生豬價格穩定,出場價在12.0-13.0元/公斤之間徘徊,15公斤豬苗價格在400元/只左右,規模養殖場(戶)有一定的盈利空間。1月中下旬后,生豬價格不斷下跌,2月初各地生豬出場價均少于12.0元/公斤,春節假期前后跌至11.0元/公斤,3月初最低谷時跌至10元/公斤左右,粵西地區更是低至9.5元/公斤,15公斤豬苗價格跌至360元/只。3月7日起價格恢復性上漲,3月底粵西地區生豬出場價約10.6元/公斤,粵北地區約11元/公斤,粵中、粵東約11.4元/公斤,豬苗價格400元/只。一季度50公斤二元雜母豬價格穩定在1450元/只左右,與去年同期持平,但由于養殖場補欄不積極,銷售量大幅下降,如粵西一種豬場銷量同比下降30%。
批發屠宰情況:受元旦、春節假日拉動,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廣州市生豬屠宰量在44.5萬頭左右,2月降低至37萬頭。去年第四季度,廣州嘉禾瘦肉型生豬批發價格均價12.8元/公斤,今年1月漲至14元/公斤,2月和3月均價回落至12元/公斤。
另外,生豬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2月生豬價格大幅下跌,但豬肉批發價和零售價堅挺。據廣州價格監測中心統計,1、2月全省精瘦肉月零售均價在24元/公斤以上,其中2月份中旬大幅上升至26.5元/公斤,2月均價環比上升3.26%。生豬價格跳水,養殖場虧損,消費終端的廣大群眾也沒能受益,大量產業利潤流入了屠宰和流通環節。
生豬價格快速下跌的原因:(1)生豬產能相對過剩,周期性結構性下跌。(2)春節前后,部分地區出現了生豬疫情,養殖戶擔心后市豬價下跌和疫情蔓延,加快了生豬出欄腳步,低價拋售生豬,甚至部分未達到出欄標準的中豬也提前出欄,造成市場供給壓力短期驟增,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如今年1月和2月,廣州市茅山肉聯廠待宰生豬活體平均重量分別為102.5公斤和101.3公斤,比平時減少了3-4公斤。(3)春節前消費力大量釋放,節后需求階段性回落。(4)春節前國家向市場投放了儲備凍肉,進一步影響了市場預期。
2.肉雞價格相對穩定。第一季度肉雞價格相對穩定,而雞苗價格則在春節前出現波峰。1月至今快大雞在9元/公斤上下浮動,春節前最高達到9.4元/公斤,3月以來回落到8.8元/公斤;麻雞節前約10元/公斤,目前9.2元/公斤,均在成本價之上(快大雞約8.4元/公斤,麻雞約9元/公斤)。然而優質肉雞價格低迷,處于10—11.2元/公斤之間,養殖戶出現虧損。雞苗價格波動較大,年初約0.7元/只,隨著春節來臨上漲至1.7元/只,節后回落到目前的1.2元/只左右,總體效益不高。
3.生鮮奶價格較為理想。由于我省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較高,2008年10月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我省本土企業生產的生鮮奶及加工企業生產的奶制品均未檢出三聚氰胺,因此該事件不但沒有制約我省奶業發展,還極大地提升了廣大市民對本省牛奶的信心。今年以來,廣東各大乳品加工企業的產、銷量仍繼續增加,省內不少養殖場(戶)擴大了養殖規模。2010年我省乳品企業和奶牛養殖場(戶)簽訂的生鮮牛奶收購均價為4200元/噸,比去年增加近200元/噸。
4.下一階段預期。隨著各地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進一步加強,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群眾消費信心將得到恢復,而養殖場前期補欄不積極,甚至提前拋售中豬導致生豬存欄量下降,后期生豬供應量減少,因此預計下半年生豬價格將穩中有升,但由于飼料價格上升,飼養成本加重,估計全年養殖效益不高。隨著消費淡季的到來,預計家禽價格難有突破,將處于相對平穩略升狀態。奶業生產則將保持平穩發展。

(二)飼料生產情況
一季度,我省飼料業發展總體趨穩,預計總產量為380萬噸,同比增長3.22%,環比下降20.97%。從產品種類來看,配合飼料363萬噸,同比增長3.22%,環比下降20.5%;濃縮料6.5萬噸,同比增長4.29%,環比下降22.75%;添加劑預混合飼料10.5萬噸,同比增長2.55%,環比下降22.75%。從產品品種來看,豬料122萬噸,同比增長6.19%,環比下降23.98%;蛋禽料27.9萬噸,同比下降5.11%,環比下降16.12%;肉禽料170萬噸,同比增長2.59%,環比下降15.44%;水產料36萬噸,同比增長5.61%,環比下降41.49%。
1.飼料原料及產品價格情況
一季度,我省玉米價格先跌后漲,1月份為1930元/噸,2月份為1900元/噸,3月份上漲至2000元/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6.58%。豆粕價格持續下跌,1月份為3490元/噸,2月份為3250元/噸,3月份為3070元/噸,跌幅達12.03%。棉粕、菜粕價格穩定,分別為2800元/噸、2500元/噸,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60%和51.52%。進口魚粉價格持續上漲,從去年1月份的6450元/噸,持續上漲至今年1月份13000元/噸,3月份15000元/噸,漲幅高達132.56%。維生素A價格持續下跌,1月份為160元/kg,跌至3月份148元/kg,跌幅為7.5%。維生素D3、維生素E、維生素K3、賴氨酸(98.5%)、固體蛋氨酸、蘇氨酸、硫酸銅、磷酸氫鈣等飼料添加劑產品價格穩定,分別為450元/kg、165元/kg、62元/kg、12.5元/kg、48元/kg、19元/kg、15元/kg、2000元/噸,市場需求比較平穩。
目前,我省飼料價格相對平穩,一季度,大豬、中豬、小豬配合飼料價格分別為2500元/噸、2650元/噸和2900元/噸,預混料(4%)價格分別為4200元/噸、4310元/噸、5840元/噸;大雞、中雞、小雞配合飼料價格分別為2520元/噸、2580元/噸和2650元/噸;羅非魚、草魚、對蝦配合飼料價格分別為2750元/噸、2500元/噸、7000元/噸。
2.飼料生產主要特點
(1)豬料、禽料產量穩中有升。春節期間,豬肉消費需求增加,生豬存欄量減少,導致豬料產量環比下滑23.9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19%。受生豬疫病的影響,部分消費者對豬肉產生恐慌心理,禽肉、禽蛋消費比例增加,價格穩定,家禽料產銷量穩步增加。
(2)水產料產量呈季節性回落。春節期間,是水產品需求旺季,春節過后,養殖場(戶)開始補苗,但受春季寒冷天氣的影響,水產料投料減少。同時,受云南、廣西、貴州、重慶、四川等西南地區冬春持續干旱的影響,部分魚塘停養,造成水產料減產,我省一季度水產料產銷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環比下降41.49%,產量呈季節性回落。
(3)飼料企業產業化整合快速提升。飼料原料價格上漲、信貸緊縮、市場競爭激烈,加劇了中小飼料企業生存和發展困境。在飼料行業新一輪的整合中,設備陳舊和加工工藝落后,已成為中小飼料生產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瓶頸。集團企業依靠資金、技術、人力資源、信息等優勢,不斷整合資源,提升市場競爭力。
3.下一階段預期
(1)玉米、魚粉價格先漲后跌。春播玉米在夏季收獲上市將導致國內玉米價格下跌;夏播玉米的兩大產區山東和河南兩省的玉米產量占全國玉米年總產量的34%左右,夏播玉米收獲上市也將導致國內玉米價格下跌。預計第二季度玉米價格還有一定上漲空間,5月底可能達到2200元/噸,但隨后價格會逐漸回落。智利地震中心是魚粉主產區,地震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魚粉產量,隨著震前運過來的魚粉逐漸清倉,進口魚粉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上漲,有可能達到20000元/噸。同時,國產魚粉也會伴隨漲價,而且上漲速度可能超過進口魚粉。
(2)豬料、禽料產量平穩增加,增速放緩。生豬產業結構調整、凍肉出庫銷售、豬病流行等導致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在生豬價格低迷和生豬疫病的雙重沖擊下,中小型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嚴重受挫,生豬存欄數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但從能繁母豬、生豬存欄數據來看,能繁母豬占生豬存欄比重在13.57%左右,高于9%左右的正常水平,說明可能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一些養殖場(戶)可能會選擇調整豬群結構,淘汰生產能力弱的母豬。如果這樣,與去年同期相比生豬存欄量雖然出現小幅波動,但基數仍然保持平穩,飼料產量也將平穩增加。今年年初,禽肉價格穩定,生產效益好轉,家禽春孵、補欄增加,禽料產量將伴隨家禽生產穩中有升。
(3水產料呈現增長態勢。進入夏季,氣溫逐漸回升,魚蝦采食量大大增加。同時,夏季雨水充沛,水產養殖面積增加,水產養殖場(戶)養殖規模擴大,從而拉動飼料需求。預計第二季度水產飼料產量將達到85萬噸。
(4)規模飼料企業數量增加。今年年初,東莞市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建成投產,一季度產量突破1萬噸;陽江東方希望動物營養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建成投產,產能達到10萬噸/年;江門得寶集團在佛山三水興建年產40萬噸鴨料廠。預計今年,我省將新增大型飼料生產企業3-5家。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養殖業發展面臨的制約不斷加大。雖然國土資發〔2007〕220號文要求“各地在土地整理和新農村建設中,可以充分考慮規模化畜禽養殖的需要,預留用地空間,提供用地條件”,但目前絕大多數地方根本不批準養殖企業的養殖用地申請。特別是部分地方認為畜牧業生產對當地財政貢獻不大,反而因扶持政策給地方財政增加較大壓力,因此有些地方以環境污染和用地緊張為由限制生豬養殖,甚至強行拆除豬場。這些制約增加了養豬生產的不確定性,是豬肉供給和生豬價格產生波動的重要因素。
(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度大。首先是本省生豬散養監管難度大,其次是我省每年要從外省調入生豬2500萬頭,外省調入的生豬產地檢測把關不嚴格,生豬“瘦肉精”殘留進入流通環節,尤其是拼車調入的生豬“瘦肉精”監管難度大。三是生豬質量安全在養殖、經營、屠宰環節分別由農業、工商和經貿部門負責監管,但縣區級農業部門畜禽產品檢測機構不健全,檢測經費和人員嚴重不足,影響了檢測的開展。
(三)飼料生產企業行政許可門檻低,相關法律對不規范生產、經營以及檢測出有違禁添加物的企業處罰力度不夠,對企業的觸動不大;飼料經營企業網點多,分布散亂,監管難度大,一些不法經銷商經營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簽飼料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部分飼料生產企業質量安全意識淡薄,實驗室形同虛設,自身沒有能力建設標準化的質量檢測機構的企業,雖然在申請產品批準文號時與飼料質檢部門簽定了委托檢驗合同,但實際能做到按時送檢的企業很少,為不合格的飼料產品流入市場留下了隱患;而在市場監管方面,由于受財力、人力的制約,政府部門對飼料產品抽檢的范圍很小,即便抽檢到不合格產品,處罰也是無力,從而導致了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
四、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2010年我省畜牧飼料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全會、四中全會,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和省的農村、農業、畜牧獸醫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省農業廳黨組確定的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總體要求,抓住貫徹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難得機遇,以繼續推進現代畜牧業強省建設為目標,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進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優化升級,保障飼料和畜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促進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貫徹落實《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08-2020年)》。一要加強縣級規劃的編制和出臺,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為生豬生產發展提供土地、環保、資金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二要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要求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結合本省實際,抓好200家省重點生豬養殖場的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重點豬場的示范帶動作用,省農業廳會在良種引進、農機購置、沼氣工程、動物防疫體系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各地平日要加強對省重點生豬養殖場的監管。
(二)維護生豬等主要畜禽產品生產穩定。一是繼續落實好畜牧業各項扶持政策,著力做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和畜牧良種補貼等項目的管理工作,加強管理、督查和總結,堅決杜絕套取、騙取項目資金情況的發生。二是加強畜牧生產統計監測預警工作,認真執行農業部的統計監測制度,保證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客觀性;推進畜牧業監測預警體系部省共建工作,在農業部監測點的基礎上增加監測項目和監測樣本;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宣傳與信息服務,指導生產。
(三)強化飼料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第16屆亞洲運動會將于今年11月在廣州舉行,全省要全力以赴,嚴防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一要認真宣傳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宣傳貫徹。二要進一步規范飼料生產企業行為,嚴格飼料行政許可,提高飼料生產企業準入門檻;組織開展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獲證生產企業現場監督檢查工作,提高飼料生產企業管理水平。三要加大飼料和養殖環節監測、執法力度,實施飼料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開展瘦肉精等違禁物質例行監測和拉網式監測,加大對高銅、高鋅等超量添加和潛在非法添加行為打擊力度。四要加大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加強奶業發展的行業指導和生鮮乳收購站監管,規范生鮮乳收購秩序,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
(四)大力推進畜牧業升級轉型。一是健全畜禽良種繁育體系。開展生豬、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工作,落實生豬、奶牛良種補貼政策,加快推進畜禽品種改良;組織實施農業部生豬遺傳改良計劃,評選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編制省畜牧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良種工程,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二是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認真實施國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項目,推廣標準化規模養殖相關標準和規范;按照農業部部署,啟動實施生豬、奶牛、蛋雞、肉雞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增強示范帶動能力。三是大力推廣生態與健康養殖。對生態和健康養殖項目適當傾斜,重點支持污染防治設施,特別是大中型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選取示范典型,總結推廣養殖糞污綜合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推進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果業的有機結合,發展畜牧業循環經濟。
(五)抓好畜禽場備案和養殖檔案工作。我省畜禽養殖場備案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還有一部分畜禽養殖場沒有備案,不領取畜禽標識代碼,給動物疫病和畜產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立造成極大障礙。要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備案工作力度,督促養殖企業特別是建立畜禽養殖檔案,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促使企業依法從事畜禽養殖。
(六)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網絡。建立并啟用廣東省畜牧飼料行政管理信息系統,運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zuoyf + 2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4-23 12:43:34 | 只看該作者
廣東不錯,山東也挺好!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2 20:5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