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微生物發酵L-色氨酸高產菌株選育與發酵工藝研究項目通過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 集美大學“微生物發酵生產蜜柚脫苦酶與L-色氨酸的研究——微生物發酵L-色氨酸高產菌株選育與發酵工藝研究”
10月10日上午,我校蘇文金教授的“微生物發酵生產蜜柚脫苦酶與L-色氨酸的研究——微生物發酵L-色氨酸高產菌株選育與發酵工藝研究”項目通過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該項目是依托廈門市食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完成的市科技項目。
該項目組以谷氨酸棒桿菌為出發菌株對其進行紫外線、亞硝酸鈉、硫酸二乙酯、亞硝基胍等誘變,經反復篩選獲得一株色氨酸產量達38.27g/L的菌株,該菌株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營養缺陷型,對6-FT、5-MT、5-FT 、4-FP、磺胺胍和肉桂酸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性;項目組對發酵色氨酸進行測定方法研究,優化了比色法測定L-色氨酸的條件,確定出色氨酸工作曲線的濃度范圍為:0~200μg/mL。改進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該法重現性好,衍生條件簡便;項目組對色氨酸發酵條件進行優化,確定出最優的發酵培養基和補糖流加的發酵生產工藝條件。
鑒定委員會對該項目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認可項目成果具有明顯的創新性以及潛在的產業化應用價值,總體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建議項目組進一步加大高產菌株產酸穩定性和產品開發應用研究。
集美大學科研處
2007年10月26日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