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富英快訊》的朋友之托,對大北農上市寫一感言。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不是大北農人,又怎么能洞察大北農上市的來龍去脈?況且資本運營又不是我的長項,所以,只能隔岸觀火、從文化角度看資本運營了。
好在憑我對邵博士的了解,他和他的團隊的胸懷也足以容納我這個門外漢的品頭論足,說的不對的地方,一笑定能了之。
企業家們在探究大北農事業日新月異的動力時,幾乎不約而同地聯想到大北農的企業文化,這已經是業界的共識。文化和經營是企業騰飛的兩只翅膀,任何一只短了或者斷了,都會造成企業原地打轉或者是墮落。
很少有人能坦承自己是個缺文化的人,但邵博士能!
不多幾次與邵博士聊天,他談得最多的就是文化,很少談及經營業績和資本,給我的感覺是,大北農不差錢,他最關心的不是資本的積累,而是文化的積淀與傳承。
恰恰是這樣一個把“文化最為第一管理”的企業,卻在創業之初就確立了員工持股的機制,給今天的資本運營埋下了伏筆,一舉造就數百個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大北農的事業是大家的事業!
在業界林林總總、花花綠綠的口號中,這個當年看似大而空的口號,在一個風雪之夜終成正果,這無疑是大北農人甚至整個業界都夢寐以求的圣誕禮物!我聽到大北農上市的消息時,正在農場徒勞無功地遮蓋我那些圣誕夜被大風損毀的大棚,呼嘯的北風中,這個消息帶給我的暖意無以言表,盡管他上市不會給我帶來一分錢財,但文化卻可以分享!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價值觀最直接的表現是企業的利益觀、效益觀。很多企業家,學習大北農經驗,卻不得要領,如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沒文化時還勉強發展,有文化后反而步履維艱,為什么?因為這些企業家骨子里的價值觀和他宣揚的所謂企業文化本身就相左,內心的貪欲和表面上的共贏,形成嚴重的精神分裂!
誰見過精神病成就大事業呢?!
我去過幾次邵博士位于理工大廈14層的辦公室,四個字,簡樸、簡約,沒有暴發戶式的豪華、也沒有假斯文的書卷氣,甚至書柜里都沒有多少書籍,但你絕對不會認為這里的主人沒有文化,就像你不會認為很多老板做了一個裝滿四書五經的書柜墻就有了文化一樣。
邵博士也請我吃過幾次飯,最常去的是他家門口的咖啡館和面館,簡單、舒服、實用(美味、管飽),這也是文化。
真正的企業文化,不在員工手冊里、不在墻上,是在企業創始人的心里,在員工的心里。這樣的文化,不是言不由衷的口號,是實實在在的作為。大北農把文化做實了,從邵博士到普通員工,形神兼備,功夫練到家了,成功便成了一種自然,就像春種秋收一樣。
所以,我認為,大北農的上市,不僅僅是資本運作的成功,更是文化建設的成功,給大北農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不僅僅是大北農文化之樹的一顆碩果,更是大北農文化的拓展的又一片沃土。有了資本市場的助力,大北農的文化如魚得水,使得大北農事業現代化、國際化不再是一種想象。
我還從來沒有買過股票,這回,我想買一些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