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技術
正確的引種技術是養兔業成敗的關鍵,特別是剛開始養兔的農戶,引種時注意以下事項。
一.引種原則
首先要了解引進品種原產地的自然條件和飼養管理水平,并分析原產地和當地的條件差異程度。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季節變化、溫度、降雨量、飼養管理因素等都有差異,若引進品種原產地與當地條件基本類似,則引種成功的可能性大。同時要了解引進品種的生產性能、經濟價值和種用價值。
二. 準確選種
引進的個體要有本品種特征,有完整的系譜檔案資料。生長發育正常、出生日期、體重、生長繁殖性能等。所購種兔應為優良祖先的后代,引進的個體間無親緣關系,來源與非疫病流行地區。初次引種最好請專家、技術人員或有經驗的人陪同,挑選理想的個體。
三.引種年齡
引種時應選擇幼齡兔,最好是3-4個月的青年兔。由于種兔利用年限短,只有2-3年,所以不要引進生產性能和種用性能低的老年兔。未斷奶的仔兔適應性、抗病力均較差,一般不宜引種。
四.引種的季節
兔子怕熱、怕嚴寒,應激反應嚴重,所以引種季節最好選擇氣溫適宜的春秋兩季,以免過熱過冷造成運輸途中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從寒冷地區引種到溫暖地區一般以春季為宜:從溫暖地區引種到寒冷地區以秋季為最好。
五.引種數量
根據引種的目的、經濟實力和現有的條件(場地、籠位、飼料、技術等)確定引種數量。但初養兔戶,首次引種數量不宜過多,以6-8組(1公和5-8母為一組)為宜,取的經驗后再逐步擴大引種數量。
六.種兔的運輸
1.運輸工具
最好用汽車運輸,但汽車運輸時要做好防曬、防風、防雨的準備,同時運輸的籠具要求平整光滑、無突起尖銳物外露,公母兔應分籠調運,避免偷配,裝載密度以每只兔占0.04-0.06平米為宜,每個籠具應有標簽,注明品種名稱、性別、年齡、體重和只數,以便于途中管理和到達目的地分發方便。
2.運輸
首先對待運輸的車輛和籠具消毒好,裝運前要進行全面的健康檢驗,確認無病時方可裝籠,裝籠時兔喂七八成飽。車輛一旦起運,種兔不要停車,實行人歇車不歇,穩速運行,盡量縮短運輸時間。
七.引種管理
引入的種兔到達目的地后,要及時分散,單籠飼養,并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防止剛引入的種兔到達目的地后暴飲暴食,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要回后要先讓其安靜休息,恢復體力。宜先飲水后喂料,飲水中可加入電解多維或一些抗生素,第一天喂料量為正常的一半,三天后增加到正常量。
二是引入后一周內最好喂引種地的料,以后逐步過渡到自己的料,切忌飼料突然改變產生應激反應。
三是種兔引進后要及時注射兔瘟疫苗,放入隔離區飼養一個月后,觀察沒有任何傳染性疾病,方可混群飼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