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黑體][size=5] 周恩來簡歷[/size][/font]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生,原籍浙江省紹興縣(今紹興市)小保佑橋百歲堂,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南縣城內駙馬巷)生出。父周劭綱,母萬冬兒,繼母陳氏。幼名大鸞,學名恩來,字翔宇。1899年初過繼給4叔。1903年家塾師教。1910年春隨大伯父周貽賡到奉天府。不久到奉天省銀川(今遼寧省鐵嶺市)堂伯父周貽謙處寄居,入銀崗書院讀書。秋,移居沈陽大伯父家,入奉天第6兩等小學堂(后改名東關模范學校)丁班學習。1913年春到天津伯母處,大澤英算補習學校補習英語。8月考入天津南開學校。1917年6月畢業。9月赴日本留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學說。1919年4月回天津,“54”運動。6月任《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主編,是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19年9月16日和鄧穎超、馬駿、郭隆真等20人發起組織覺悟社,并主編機關刊物《覺悟》。1919年9月考入天津南開學校大學部文科學習。1920年1月被捕。7月出獄。11月與郭隆真、傅鐘等從上海乘船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3月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創建人之一。1922年6月和趙世炎、李維漢等發起組織了“旅歐中國少年***”,負責宣傳工作。1923年2月改“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任執行委員會書記。6月入國民黨。11月任國民黨駐歐支部執行部總務科主任。1924年7月回國。9月抵廣州。10月任廣東區委委員長兼宣傳部部長。11月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少將主任。1925年1月出席中共4大。2月任廣東區委常委兼軍事部長,東征軍政治部主任。4月兼軍校軍法處處長。7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黨代表。9月兼國民革命軍第1軍政治部主任。10月任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兼第1軍副黨代表,少將軍銜,第2次東征。11月任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1926年12月上海,任中央組織部秘書兼中央軍事委員會(亦稱中央軍事部)委員,上海區委軍委書記。1927年3月和陳獨秀、羅亦農、趙世炎等領導上海工人舉行第3次武裝起義,任總指揮。4月任中共中央上海特務委員會委員。1927年5月任中共5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書記和中央秘書長。5月下旬到達武漢主持中央軍委工作。1927年7月12日任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7月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8月1日和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舉行南昌起義,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革命委員會參謀團委員。1927年8月7日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事部長。10月任南方局委員,軍委主任。11月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書記。受集體警告處分。12月任中央組織局局長。1928年7月任中共6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常委秘書長兼中央組織部長。11月回到上海,中共中央工作的實際主持者。1929年8月兼中央軍事部部長。1930年3月赴蘇聯莫斯科。7月在聯共16大上作報告。兼中央農委書記。8月回上海。9月主持召開中共6屆3中全會。1931年1月任中央軍委書記,蘇區中央局書記。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2月到瑞金就任蘇區中央局書記。1932年10月任紅1方面軍代總政委,總政委。1933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紅1方面軍總政委,1934年2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4年10月長征。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支持***的正確主張,會議委托周恩來為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3月任中央3人軍事領導小組成員。7月辭總政委職務。1935年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委后方辦事處主任。1936年4月9日和張學良會談,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共識。1936年12月任“中華軍委會”副主席。12月14日任中共全權代表,赴西安和平解決“西安事變”。1937年代表中共中央在西安、杭州、廬山、上海、南京等地同國民黨蔣介石談判,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1937年8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9月到山西。12月任長江局副書記,宣傳部長。1938年2月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中將副部長。9月任南方局書記。12月就任。1939年6月延安。7月墜馬右臂骨折。8月赴蘇聯就醫。1940年3月回到延安。5月到重慶,繼續主持南方局工作。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為《新華日報》題詞賦詩,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嚴正抗議。1943年7月回延安,參加整風學習和中共7大準備工作。1945年4-6月延安參加中共7大,任7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45年8月陪同***到重慶同國民黨蔣介石進行談判。10月10日國共談判取得初步成果,和王若飛作為中共代表在《雙十協定》上簽字。1946年1月作為中共代表和國民黨政府代表張群(后張治中)、美國特使馬歇爾組成軍事3人小組,就停止內戰、恢復交通及其它有關問題繼續進行談判。1946年6月國共談判完全破裂。11月19日率中共代表團返回延安。12月兼中央城工部部長。 1947年8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理總參謀長。1948年4月下旬到河北省建屏縣西柏坡(今屬平山縣)。1949年3月25日進入北平。4月率中共代表團同以張治中為首的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舉行談判。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屆全體會議。10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第1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12月兼中央轉業委員會主任。1953年1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選舉法起草委員會主席。1954年9月任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12月任第2屆全國政協主席。1956年9月任中共8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主席,外交部部長。1958年2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主席。1959年4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主席,2屆人大代表。196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主席,3屆人大代表。1966年8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3屆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為維護黨和國家正常工作的繼續進行,為盡量減少損失,為保護大批黨內外干部,作了堅持不懈的努力,費盡了心血。1969年4月任中共9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3屆人大代表。1972年5月發現癌癥。1973年8月任中共10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3屆人大代表。1974年6月1日病重住院。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主席,4屆人大代表。中國***的優秀黨員,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久經考驗的卓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1976年1月8日9時57分在北京逝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