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吝憫弱仔,不知弱仔帶來的風險遠遠大于它的存在價值
豬是多胎動物,有弱仔是自然現象。正常豬群中弱仔的比例在10%以下。部分先天性弱仔可以通過細心呵護在哺乳階段復壯;疾病形成的弱仔一般無留存價值;抗體水平低的隱形弱仔是豬場的危險群體, 它們常常是疫病流行的始發病例。只吝憫弱仔,不采取措施減少弱仔,甚至保留不能復壯的弱仔是許多養豬人的一大心理誤區。
2 以人為的感觀好惡代替豬的生物學需求,或想當然辦事
用空間溫度代替新生仔豬的腹感溫度;用人嗅的香味代替豬的嗅覺;用糞便的黑度來判別預混料的好壞;用皮膚的紅度來判別飼料的優劣;用一針退熱來判別藥品的作用。
3 滿足低水平賺錢,不思進步革新
安心現狀,封閉保守,掩蓋疫情,自欺欺人是我國養豬業極為普遍的現象,也是中國養豬業向質量型轉變的巨大思想障礙。
4 依靠家族管理
許多豬場是家族管理,缺乏知識與技術,特別缺乏管理技能。當豬場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倍感運作困難,力不從心,卻又不敢聘請專業人員或CEO,即使聘用,經營權仍不放開。這種狀況將極大的阻礙私營豬場向現代化的轉變。
綜上所述,中國養豬業的誤區太多,只能盡其緊要而概述。究其所由,皆源于千百年來的小農經濟意識;其認識論與方法論上囿于經驗保守和主觀臆斷;缺乏辯證唯物主義、系統論、進化論的教化熏陶。中國的養豬業只有經歷一場深刻痛楚的企業文化革命的大洗禮才能走出自縛的誤區,才能實現中國養豬業的持續和諧的發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