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刀魚、河豚,被稱為“長江三鮮”。 它們是江陰的特產,曾經江澤民到江陰也特地嘗嘗鮮。
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嫩。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每年5—6月由沿海上溯入江而得名,是名貴的淡水魚之一,被列為我國“鰣、甲(中華鱘)、鯧、黃”四大名魚之首。鰣魚多產在西江、錢塘江、長江下游一帶,其中鎮江鰣魚最為鮮嫩、肥美。由于鰣魚鱗下富含脂肪,故烹調加工時不去鱗,帶鱗清蒸,保持真味,以增加魚體的清香。鰣魚營養價值極高,體內含有蛋白質、脂肪、鐵質、鈣、磷、核黃素等多種營養,幾乎居魚類之首,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大有益處。因此十分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兒及產婦食用。最好的食用時間在清明節前夕,此時,它的刺變的不再像以前那么硬,有點軟,即使咽下去也無妨。
刀魚,也稱刀鱭,其體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而得名。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全身呈銀白色,晶瑩可愛。因長江刀魚每年春天從大海游入長江產卵前,需要囤積大量脂肪待途中消耗,這就使得長江刀魚味道特別味鮮、肉嫩,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魚肉中,含脂肪16.8克,蛋白質14克,磷1.1克,肉質極細嫩鮮美。為江陰段長江水面的特產。食用以清蒸為佳。刀魚肉質細嫩,腴而不膩,味道鮮美。烹調花樣多,品種有“糖醋酥刀魚”、“白汁雙皮刀魚”、“清蒸刀魚”等。
河豚魚又名氣泡魚,古名:鯸鮐,別名:也稱鲀魚、氣泡魚、辣頭魚,在江浙一帶稱小玉斑、大玉斑、烏狼等,河豚魚肉雖然鮮美,但處理不當或者貪食太多則會讓人一命嗚呼。河豚毒素為神經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鉀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誤食河豚毒而死。
江蘇中洋集團是長江三鮮養殖技術領先企業,有空大家到海安看看呀!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