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互聯網營銷還算是一種新的營銷形式。2004年,互聯網廣告的所有收入尚不到整個廣告市場份額的2%。所以,對于在互聯網營銷中偏前衛的博客(Blog)營銷,除了一些領悟力強或趕時髦的企業外,多數企業在觀望或壓根兒就不知道有“博客營銷”這回事。<br>
<br>
作為網絡營銷應用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廣告互聯(Iab.com.cn)就曾“動員”一些企業嘗試博客營銷。相應地,我們在與企業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也歸納了企業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br>
<br>
什么是博客營銷<br>
<br>
事實上,這個概念與互聯網營銷一樣,并不會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而言,行使營銷的主體是企業。簡單一點解釋,就是企業怎樣通過博客傳播方式來實現一定的推廣目的。<br>
<br>
當然,要真正了解博客營銷,就首先需要了解博客傳播的基本特征。由于博客是以個人為中心的表達和傳播,所以,其特征基本可以通過幾個關鍵詞來描述:表現個性化,受眾小眾化,內容富有知識性,在傳播過程中具有高效率的發散性。說得形象一些,類比一下傳統營銷方式的話,那么,我們約略可以用表現雜志化、傳播分眾化、具有意見領袖性的導向性、口口傳播及病毒營銷能力強來概括。<br>
<br>
新浪網總編輯陳彤曾如此評價博客傳播,他說:“博客之間便捷地建立了溝通渠道,使得相應信息的傳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标愅f的“博客之間”、“相應信息”,實際上就是指興趣相同的博客所營造的資訊圈和受眾圈。而這一點,正是博客傳播的最厲害之處。由于博客信息是一個個博客所進行的多點發布,所以“多對多”傳播所具有的發散性有時比“一對多”的大眾傳播顯得更有生命力和擴展性,同時,還不失傳播路徑的分眾化。<br>
<br>
什么情況下適合博客營銷<br>
<br>
顯然,博客營銷和所有的營銷一樣,只有與合適的企業及其營銷行為結合起來,才能如虎添翼。這樣,在什么情況下采用博客營銷便成為企業關注的話題。<br>
<br>
在我們看來,回答上述問題之前首先應該回答的問題是,哪些或哪類博客已經具備了影響力和營銷價值?并且,這些博客正在影響或能夠影響到哪些受眾?<br>
<br>
艾瑞的統計報告認為,2005年中國的博客有望達到600萬人。假如這是一個準確的數據,那么,面對1億多網民,博客在中國的數量還是極少數。所以,現在的博客營銷相對于普通的互聯網營銷,必定是小范圍、非全局意義的營銷,是傳統營銷方式的一種補充。<br>
<br>
2005年8月,美國Comscore Newtworks機構發布了《美國博客研究報告》,其中談論了以下幾個問題:<br>
<br>
2005年第一季度,美國有5000萬互聯網用戶訪問了博客,大約為美國互聯網用戶的30%,為美國人口的六分之一。<br>
<br>
在第一季度,前5大博客托管服務商的獨立訪問人數超過500萬人,其中,有4個個人博客的訪問人數超過100萬。<br>
<br>
此次調查共觀測了400個訪問量最大的博客。研究人員將博客分為七類,其中政治博客最為流行,其次是生活博客、科技博客和女性博客。<br>
<br>
與一般的互聯網用戶相比,博客讀者的家庭更富裕,博客讀者更年輕,同時大多使用高速連接上網。<br>
<br>
博客讀者瀏覽網頁的數量差不多是一般用戶的兩倍,同時在線購物也更多。<br>
<br>
在中國,系統地調查和統計博客訪問行為的數據尚未出現,所以,《美國博客研究報告》所列舉的頭兩條,我們暫時還無法與其相比。<br>
<br>
但針對第三條,廣告互聯(Iab.com.cn)曾獨立做過一項統計。統計結果顯示,中文網上博客用戶有著明顯的職業特征。其中,較為清晰的職業包括傳媒工作者、律師、教師、程序員、公務員、導游、作家、設計師、公關廣告人、證券分析師、人力資源經理、醫生、建筑師、學生等。這些用戶的“同行交流圈”密切串聯,彼此之間除“友情鏈接”外,同一話題的討論、文章互為引用,知識信息共享。<br>
<br>
由于博客傳播更多的是影響身邊人,如同事、同行、趣味相投的朋友等,并且在以小圈子為核心的分眾傳播基礎上實現“意見領袖”的營銷價值,所以,瞄準上述目標人群,或者是希望借助上述博客人群影響其受眾的企業,才適合嘗試博客媒介進行營銷。<br>
<br>
相應地,對照《美國博客研究報告》列舉的第四條和第五條,廣告互聯(Iab.com.cn)的統計表明,中國的博客用戶與美國的博客用戶一樣,比一般網民更有活力,更富有知識,更具有“互聯網購買力”。<br>
<br>
博客營銷在國外<br>
<br>
美國是博客的發源地,因此,博客營銷的最早嘗試者也來自美國公司。根據公開報道搜集來的案例,可以看出,耐克、亞馬遜、通用電氣、奧迪、惠普、微軟、百事可樂等,都吃過博客營銷這只“螃蟹”。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多達64%的廣告主對在博客上做廣告有興趣。<br>
<br>
由于博客營銷受眾范圍的限制,因此對于企業而言,目前博客營銷所側重的主要是消費者溝通、品牌打造、概念預熱、市場前期調查、新產品測試、媒介關系處理、公關輔助等方面。<br>
<br>
以耐克為例,為了塑造其“追求速度藝術的專家”的品牌形象,撰寫了十幾篇文章,在一個探討文化現象和政治理念的專業博客網站Gawker Media上作了一個推廣專題,主題就是“速度的藝術”。<br>
<br>
相對于傳統網站,Gawker Media博客網站的訪問量并不算大,每個月大約有40~70萬人訪問。耐克執行官卻說:“關鍵不是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我們選擇了一個適當的群體去做宣傳,因為看Gawker Media的人不僅有創造性,并且有著良好的社會關系。也許他們的人數并不太多,但關鍵在于他們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群體?!?lt;br>
<br>
所以,耐克的營銷目的是一目了然的:先把追求“速度藝術”的理念傳播給“意見領袖”人群,然后再通過這些人形成口口傳播。<br>
<br>
此外,索尼在發布打算賣給高端玩家的Cyber-shot DSC-F828數碼相機時,選擇了一些專業攝影博客作為營銷渠道。通用汽車為了影響大眾傳媒對自身的報道,通過公關公司設立了專門的博客日志網站,從而讓主流媒體記者在搜集信息時,可以獲得有利于自己的資訊。<br>
<br>
博客營銷在中國面臨的挑戰<br>
<br>
相對于國外而言,目前國內的博客營銷案例還不太多,博客營銷面臨著巨大挑戰。一方面,這與國內營銷機構推薦博客營銷較少,博客營銷尚未獲得主流認可;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理解互聯網營銷以及博客營銷的意識程度有關。<br>
<br>
廣告互聯(Iab.com.cn)曾經與一家商業銀行探討過一個關于博客營銷的方案。當時,這家銀行正在大力推廣網上銀行業務,需要尋找合適的媒介向恰當的受眾傳播這家銀行網上銀行的特點。我們當時就向這家銀行推薦,將博客用戶作為廣告投放目標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計劃。<br>
<br>
原因在于,博客用戶比一般網民更為熟練地應用互聯網,愿意接受電子商務、電子銀行??梢哉f,受眾的目標定向性較好。而且,首先進行這樣的營銷嘗試,對于品牌宣傳(先鋒性)也是大有益處的。不過,解釋和勸說消除不了客戶的疑慮,與我們接觸過的許多企業一樣,這家銀行最終還是選擇了觀望。<br>
<br>
這個結果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多數中國企業并未將營銷看作經營中的必要行為,品牌營銷粗放,不少企業的想法是“生意好就做一點廣告,生意不好就撤掉”。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新營銷方面的實踐,只能是少之又少。<br>
<br>
從我們接觸到的企業來看,中國企業關注的博客營銷風險,以及營銷經理人擔憂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br>
<br>
●博客統計數據不準確,博客用戶的數量究竟有多少,影響力有多大,由于統計版本較多,業界未形成統一認識。<br>
<br>
●怎樣評估博客的影響力以及營銷效果,還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法。<br>
<br>
●博客營銷案例不足,特別是知名企業博客營銷方面的案例。<br>
<br>
●如何為博客營銷付費,企業在等待答案。<br>
<br>
●營銷經理人意識到了博客營銷的價值,但認為說服老板的成本太高,所冒的風險太大,不太愿意為此承擔責任。<br>
<br>
因此,從短期來看,博客營銷能否取得突破,關鍵在于有沒有更多的行動者——用行動來證明博客營銷的價值。(本文作者為廣告互聯(Iab.com.cn)總經理) <br>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