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
網上購物的風潮越刮越烈,2008年,網購已經成為辦公室白領、居家主婦很普遍的購物方式。據我國互聯網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2008年度網購市場發展報告》顯示,去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突破千億元,達到1281.8億元,同比增長128.5%,網絡購物總體規模已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1%左右。而據預測,中國網購規模2011年有望達5690億元。
面對網購這個日益龐大的購物渠道,無論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國內外大型企業,都不敢等閑視之。事實上,很多企業已經積極行動起來,試圖在網購市場上分到更多的美羹。然而,對于網絡這個新型的購物渠道,長期只在傳統實體渠道做銷售的日化企業多少都顯點“水土不服”。
網購時代,企業到底該如何應對呢? 以下三個方面是企業當前務必要妥善處理的。
1、如何梳理網上購物與傳統購物渠道的協同關系?
在淘寶網等知名網購平臺,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產品都比市場終端上的價格便宜。便宜幅度少則10-20%,多的甚至可狂降過半。對于愛淘便宜貨的女性消費者來說,價格是她們青睞網上購物的最主要誘因之一。
然而,價格上的差異,也給企業保持整個銷售渠道體系的統一與穩定帶來了諸多難題。“價格洼地”的出現,必然導致消費者像流水一樣涌向網購,勢必會擾亂產品的價格體系,從而影響到各個渠道的正常維護和協同成長。
如何才能既發揮網購渠道的低成本、低價格優勢,又維護整個渠道體系的價格穩定與和諧共存呢?
首先,企業不妨針對網購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此類產品擁有價格優勢,如價格可能會比終端同類產品低,但在終端無法買到,只在網上獨家銷售,產品的差異化設置,自然能從根源上避免渠道間的產品及價格沖突。
其次,企業利用網絡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企業也可以嚴格控制線上線下渠道的產品價格,使之保持一致。但網購產品可以享受增值服務,如提供免費送貨上門服務、提供在線產品個性化定制服務等。這樣即使網購產品無明顯的價格優勢,也能利用服務,同時活躍線上線下兩個市場。
第三,企業通過調整不同渠道的銷售政策,保證各大渠道利益的大致平衡。由于網絡節省了傳統渠道與終端的各種費用,降低了整合營銷成本,從而拉低了網購的售價。既然網購渠道無法回避,企業應該以積極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各種渠道間的沖突,盡可能實現利益均衡。企業甚至可以指定專門的網絡渠道商獨家負責網上銷售,制定區別于傳統渠道的經銷政策,使網絡渠道商與傳統渠道商的獲利水平大體一致,并通過嚴厲打擊串貨等擾亂市場的行為,維護各個渠道的穩定平衡發展.
第四、企業授權傳統渠道經銷商涉足網上購物。寶潔,作為中國日化市場的龍頭老大,也開始嘗試網上購物。但寶潔的方式比較穩妥,并沒有直接開設網點,而是授權經銷商在淘寶網上開設“旗艦店”,打出“寶潔官方分銷商”的招牌,出售玉蘭油等知名度高、價格中檔的品牌,并打出遠低于超市的“低價”。對于經銷商,寶潔目前只給出產品的建議零售價,并按某種折扣給出批發價。網店直接由寶潔經銷商運營,盈虧也由經銷商自己承擔。可以看出,授權或者默許經銷商開網店。一方面,經銷商拓展了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企業還可以借此摸索網上銷售的特點與實際效果,以便今后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策略。寶潔的做法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2、如何破解網上購物誠信難題?
每年央視3.15晚會,網上購物等非現場購物都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收到貨款賣主“人間蒸發”;產品寄送不及時;到貨產品與宣傳不符;產品以次充好、存在質量問題;無法正常退換貨;幾乎沒有售后服務……,這些售前、售中、售后存在的各種不誠信現象,給網購敲響了警鐘,也嚴重制約著網上購物的健康快速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才能破解網上購物的誠信難題呢?
首先,企業可以聯手購物網站打造誠信購物環境。一種方式是,企業可以在知名購物網站設立誠信保證金,推出先行賠付舉措,只要是在企業指定的網店購買其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可由網站誠信保證金先行賠付,免除后顧之憂。還有就是企業可加速商品防偽網絡系統工程的建設,運用技術手段,使消費者可以在網絡上直接驗證產品的真偽,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其次,企業應增強自身官方網站的信譽度。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其官方網站上開設有網上商城,或者開展網上銷售服務。但是,企業網站的知名度、信譽度普遍不高,消費者還不習慣于在企業官網上購買產品。因此,企業亟需加強自身官網的建設,除了樹立企業形象,提供誠信載體外,還可以豐富網站的互動性、增強網站的銷售功能,使企業官網成為網上購物的重要支撐。
第三,加強企業針對網上購物的軟硬件建設。硬件方面的建設包括網上購物專門機構及人員的設置與配備,網絡營銷設備、程序的開發及應用。軟件方面的建設主要集中在企業各級員工,尤其是網絡管理及服務人員管理、服務、溝通能力的全面提升,從而滿足日益增長的網購消費者的針對性需求。
3、如何明晰網絡營銷在整個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
網購蜂擁而來,網購到底意味著什么?很多中小企業,把網購當成“救命稻草”,傳統渠道競爭太過激烈,于是轉而在網絡上“遍地撒網”。盡管也小有斬獲,但僅僅依附在虛擬網絡上的品牌,如何能夠在消費者心智資源中“生根發芽”!而中外大型企業,起初視網絡如“洪水猛獸”,避之猶恐不及,怕網購干擾自己苦心經營的品牌形象與渠道體系。可網絡所擁有的獨特營銷魅力與龐大市場潛力,使大牌們也欲罷不能,近年來紛紛利用互聯網渠道試水中國市場。即使是那些高端化妝品和奢侈品,也在鞏固高級購物場所專柜、專賣店、藥妝店等傳統渠道的同時,聯手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品牌網站,推出化妝品代購服務,尋求多樣化發展。
由此可見,對網購置之不理,或者單純依賴網購都是不可取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網上購物與傳統渠道銷售各有短長,關鍵是揚長避短,使兩者形成合力。中小企業在網絡上大展拳腳的同時,也要試圖在傳統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這樣才能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中外知名企業也不妨積極投身網絡洪流,用它彌補傳統渠道網點少、購物不方便等缺陷,降低營銷成本,更好地促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總之,任何企業都要高度重視網絡營銷的重要作用。在企業發展戰略與品牌精髓的統一引導下,用網上購物擴大信息覆蓋面,用網上購物的方便快捷開辟新的銷售渠道,用網絡特有的信息交互反饋平臺,逐步形成維護顧客的增值服務體系,最大化發揮網上購物的積極作用,使企業在網上真正實現“網絡中國”、“網絡世界”。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