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酵飼料是以雜糧、雜粕和農副產品下腳料、食品工業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微生物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將植物性、動物性和礦物性物質中的抗營養因子分解、合成,產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養分和無毒害作用的單一飼料原料,這是對飼料原料的拓展和補充,而且發酵飼料配制的濃縮飼料比豆粕、魚粉型濃縮飼料價格便宜,農民易接受,這也是發酵飼料存在的空間和理由。
發酵后的變化
1發酵脫毒
發酵可以降低飼料中毒素含量,微生物的脫毒機理,多數情況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所致,例如甘露聚糖可以有效地降解黃曲霉B1等。
2發酵可以改變蛋白質品質
微生物對蛋白質的利用形式上與動物對蛋白質的吸收相類似,由于微生物繁殖快、世代時間短,對蛋白質的利用一方面使自身細胞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分泌大量的胞外產物,從而使原有的蛋白質被分解利用后形成新的蛋白質。
3發酵能產生促生長因子
發酵飼料因菌種而異,不同菌種所產生的促生長因子含量不同,這些促生長因子主要有有機酸、B族維生素和未知生長因子等等。
4發酵能降低粗纖維
研究表明:一般發酵水平可使基料粗纖維降低12-16個百分點,因此,發酵能有效地降低基料的粗纖維。
5發酵的損失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所得必有所失。發酵飼料也一樣,在發酵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使基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排放,因此,往往發酵越好損耗越大,回收率就越低,發酵成本就越高,反之就低。一般固體發酵工藝生產發酵飼料的發酵損失在10%-20%左右,5%以下的發酵損耗表明發酵飼料的質量極差。幾乎達不到脫毒的作用。發酵飼料的消毒、干燥溫度都較高,高溫對維生素、礦物質都有影響,因此在配制濃縮飼料時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