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養殖戶 在教槽階段的認識上存在很大的誤區
1 誤區一 不拉肚子的教槽就是好飼料,豈不知道很多廠家為了迎合養殖戶的這種心理 在飼料內大量的使用抗生素組合 或者氧化鋅 達到了解決教槽階段的控制腹瀉的目的,豈不知道這樣做得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更多的成本投在了藥物上 而在營養的考慮上是盡量的去選用些廉價點的原料 更為重要的是從小豬的 生理以及生活習性上來說,腹瀉有營養性的,胃腸道的承受能力,以及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和自身的生理性的機體器官發育, 氧化鋅的作用主要是在倡導形成一層很薄得膜 從而降低小豬的腹瀉幾率,但是長期的添加這種東西,會嚴重的損傷胃腸道的發育 ,小腸絨毛的發育 ,損傷胃腸粘膜,降低飼料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等等,造成小豬增重了 但是內臟器官的發育非常脆弱 ,抗應激能力,以及對于外界的適應能力大大的降低。
所以就有了斷奶過度為保育后 ,腹瀉難以治愈,隨后應急問題嚴重,甚至造成斷奶后的一系列的綜合性的,問題,給養豬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從本質上來說 ,這個跟哺乳階段,大量的添加抗生素或氧化鋅關系密切,在過渡為保育后,由于 抗生素的用量降低或者氧化鋅的去除 ,前期的一系列的問題就表現出來了,小豬消化系統的從建 于斷奶的應激造成了對于外界適應能力的不足,腹瀉以及其他病原的侵入,造成了諸多問題。
作為腹瀉 ,有母乳的質量因素,小豬的健康狀況 ,溫度,濕度 甚至管理還有原料的質量,飼料的品質等等諸多因素,人養孩子這么多年 ,沒見過父母天天沒事情給孩子吃抗生素來預防腹瀉的。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大家應該改變思路 ,從母豬奶水的質量 ,溫度濕度 管理,以及原料的質量,制粒工藝,微生態,擴展胃腸功能,給予小豬合理的生長環境等等諸多方便來考慮,在治療和控制小豬的腹瀉問題上可以,從母豬著手 ,環境和溫度考慮,盡量做到無抗或者少抗,木炭 合理的中草藥,微生態,蒙脫石等等呢個都是不錯的選擇,歡迎大家討論。
不足之處請大家發言,共同探討。
[ts]zhoujian666 于 2009-6-25 11:54 補充以下內容[/ts]
請各位專家多指教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