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和實踐經驗,總結出籠養家兔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家兔生物學特性及行為需求,發揮生產潛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1保證家兔在籠中感到舒服
兔舍是兔采食、休息、運動的主要場地,提供給家兔自由合適的環境,包括遮蔽區域,減少氣候引起的不良影響。
1.1建場條件
兔場周圍200m范圍內和水源上游沒有工業“三廢”,沒有畜產品廢棄物、醫院污水及廢棄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對環境構成威脅的污染源。同時,兔舍應建在地勢較高、地面干燥、地下水位低、排水性能良好、土堅實、向陽、有風、空氣流通、遠離居民區和交通要道的地方;切忌在低洼地、污水地、山洪水口、冬季風口和疫病區等地建場。
1.2兔籠的制作
兔籠的側壁、后墻和承糞板用水泥預制板做成。籠寬為76cm、長65cm、高46cm,用竹板做籠底板,板寬為2.5~3cm,板間隙為2cm,承糞板與籠底板需有14~18cm的間距,并與之成15°的傾斜,且向前伸出3~5cm,向后伸出8~10cm;后墻要留有小窗,便于通風、透光,門用鍍鋅鐵絲焊接,并需配有草架和飲水器。
2保證兔自由地表現正常行為
兔舍通風、透光、保溫、防潮性能好,兔籠高度適中,面積適宜。
為了保證兔舍的空氣清新,可以在朝南、向陽屋面開設天窗,同時又能避免賊風。兔舍內溫度一般保持在5~28℃。成年兔舍溫度要保持在5℃以上,仔兔舍不低于10℃。舍內相對濕度60%~65%,噪聲在85分貝以下,光照為20Lx。通風時,舍內風流速度不得超過0.5m/秒,夏季以0.4m/秒為好,冬季不得超過0.2m/秒。舍內有害氣體應限制在氨氣<30立方厘米/立方米,二氧化碳<3500立方厘米/立方米的范圍內。對青年兔實行單籠飼養,兔籠高度至少0.5m,面積達到0.55平方米,從而保證家兔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3保證家兔無饑渴感
讓兔自由飲水和采食,以保持身體健康和充沛的活力。
3.1飲水安全
水是生物生命活動主要營養物質,因此,兔籠內始終保持有清潔水,將水槽設在籠門上,安裝鴨嘴式飲水器,能做到自由飲水。合適的水溫有利于兔的健康。為防止冬季水槽內水結冰,可采用電熱絲加熱;夏季水槽上方應有一定的遮擋物,防止太陽輻射,導致水溫過高。要經常檢查水質,發現水中鉛、鉻等重金屬以及病原微生物超標時,應立即找出污染源,及時采取措施。
3.2科學飼喂
選擇適口性好、多樣化、易消化的飼料,確保營養全面和均衡,以滿足家兔的生長、發育、繁殖、增重等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采用定時、定量、定質和定人的飼喂方式,使其形成條件反射,有利于飼料的消化吸收。要根據不同生理階段,確定飼料量,做到勤添、少喂,既能吃飽又不浪費;要保證飼料的多樣化和質量高;按照飼養標準自己配制日糧。飼喂時,先粗后細,先草后料。為避免兔群擁擠,投喂第1份料一定要少、快、穩,待前一份料吃剩20%時再投下一份料。這樣既可保持兔能吃好、吃飽,又能使體弱的兔得到照顧。
3.3要適度刺激家兔,增加其應激能力
4保證家兔無痛苦、無損傷和疾病
對疾病實行預防為主、快速診斷和治療為輔的控制措施。
4.1保證飼草、飼料、飲水清潔,不喂霉變草料,飼草不能帶水,不喂霜凍草。冬天最好飲用深井水或溫水。
4.2保證兔舍清潔、干燥,做到冬暖夏涼。糞便應天天打掃,保持舍內通風良好。
4.3對兔舍、用具、機械設備等用不同的消毒藥進行定期消毒,每周至少1次,從而殺滅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徹底切斷傳染途徑,防止疫病發生和蔓延。
4.4根據各兔場的具體情況,確定免疫對象和制定免疫程序。必須對家兔注射兔瘟、魏氏、偽結核病等疫苗;同時,要定期進行驅蟲,每年要驅蟲2次,一般使用廣譜驅蟲藥物,如苯丙咪唑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