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感的防治
目前本病的季節性日趨淡化,一年四季均可在豬群中流行,氣候驟變是該病暴發的誘因,總的來說在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較多發生。此外陰雨潮濕、運輸擁擠、營養不良和內外寄生蟲侵襲均可促成本病的發生和流行。這就要求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增強豬自身的抵抗力。
臨床癥狀
豬感染流感病毒后1天~3天,病毒主要出現在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細胞內,7天~10天后則出現在肺細胞和巨噬細胞(肺泡間質)內。所以豬流感通常潛伏期為2天~7天。
病畜體溫突然升高到40.3℃~41.5℃,最高可達42℃。厭食或食欲廢絕、遲鈍、擠堆、倦怠、衰竭,眼結膜充血,畏光,流淚,眼鼻流出漿液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時帶血。呼吸急促,陣發性咳嗽,有的可見腹式呼吸。病程較短,如無并發癥,多數病豬可于6天~7天后康復。個別病例會轉為慢性并因持續咳嗽、消化不良和進行性消瘦而死亡。妊娠母豬感染時,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溶解胎、流產、死胎、木乃伊、早產和產弱子。初生豬因母豬發病缺奶和受傳染可整窩死亡。
剖檢變化
豬流感的病理變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充血、腫脹并產生因強力呼吸沖擊產生黏稠的液體,小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充滿泡沫樣滲出液。有支氣管肺炎和纖維蛋白性胸膜炎,胸腔蓄積多量混有纖維素漿液,病勢較重的病例在肺胸膜與肋胸膜也有纖維素附著,頸部淋巴結、肺部及縱隔淋巴結腫大。肺葉的下部呈輕度出血和塌陷現象,并引起卡他性支氣管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