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568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奶牛育種的基本知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4-15 13:5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奶牛育種的基本知識

(一)遺傳和環境
  生物的遺傳物質包含在細胞核內,位于染色體上,它在細胞分裂的中后期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呈棒狀結構。每一條染色體含有一條長的雙股脫氧核糖核酸(DNA)鏈,DNA上攜帶著遺傳密碼,即從親代向子代傳遞的遺傳物質。DNA具有自我復制功能。
  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每一對染色體互為同源染色體。同一物種的不同生物其染色體的數目和形態都是一樣。
  表型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任何優良的種畜沒有適當的環境都不能表現出優良的特性, 但是,再好的環境也不能使低產的家畜表現高產。例如,一些本地品種的牛,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耐粗放,生長速度緩慢,提高日糧的營養標準后,其生長速度也有所提高,但是,最大的生產潛力遠遠低于優良的品種。 因此遺傳和環境是生物表型的內因和外因。 育種的根本目的是要改變生物的遺傳性,而遺傳性是看不到的,我們所看到的是遺傳性在一定環境中的表現,決定性狀的遺傳物質不能脫離開環境而單獨起作用。
  遺傳和環境是一對矛盾。它們是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遺傳物質——DNA,攝取外界環境中的原料來復制自己,改造自己,并適應外界環境。但是生物的遺傳有很大的保守性,特別是高等動物,生殖細胞受到很好的保護,因此外界環境對遺傳物質的影響是間接的,微小的,通過很多個世代,很長的時間,累積以后才能達到明顯的程度。企圖通過改變一般外界環境來改變家畜的遺傳性,在一兩個世代得到明顯的效果,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育種工作中通過改變飼養管理條件,在短期內明顯的定向改變生物的遺傳性是難以實現的。但是實踐證明,優良的遺傳性狀需要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才能表現出來。這里就涉及一個實際的問題,究竟應該在什么條件下進行育種?種公牛飼養管理水平太低是不行的,優秀種牛的生產潛力發揮不出來,無法加以選種。好的飼養管理水平,雖然有利于種用犢牛充分發揮遺傳潛力, 但是如果與推廣地區條件差距太大,種牛出售后,會因為不適應,造成損失。 所以,種畜場的環境與推廣地區的環境差距比較小,推廣效果才最好。
(二)數量性狀的遺傳
  數量性狀是指性狀之間的變異呈連續性的,界限不清,不能明確區分類型,受許多對微效的基因控制的,不同基因型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而在兩個極端之間存在著許多中間等級。這些性狀主要是受加性基因的影響,其特點是沒有一個基因是顯性或隱性的,而是每一個基因都在某一個數量性狀上添加一份貢獻,各個基因的作用又可以累加起來,故叫做基因的累加效應。一般認為,奶牛的主要經濟性狀,如初生重、斷奶重、日增重、產奶量等等,都屬于數量性狀。數量性狀受環境影響比較大。
1. 數量性狀的表型分布 如果我們對羊群的某一個數量性狀進行認真的個體記錄,將生產水平從低向高, 分組排列, 統計每一組別在群體中的頻率分布, 發現生產水平由低到高, 呈連續的正態分布曲線。經過統計處理,得到其表型分布曲線。
正態分布曲線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平均數為中軸,兩邊為對稱圖形;也就是平均數以上和平均數以下各分布著50%的成員。
(2)平均數左右各分布了3個標準差,平均數加減1個標準差范圍內分布著68%的成員;平均數加減2個標準差范圍內分布著95%的成員;平均數加減3個標準差范圍內分布著99%以上的成員,它幾乎包括了全部成員。
2.遺傳力 遺傳力是指數量性狀的表型值能夠遺傳給后代的能力。經過大量的數字統計,得到了各個性狀的遺傳力。
  性狀的遺傳力直接影響選擇效果,遺傳力高的性狀,選擇中能夠遺傳的部分就大,因此假定選擇差相同,遺傳力高的性狀,其選擇反應就比遺傳力低的性狀大。
3.留種率與選擇差 留種率是留種畜群占原始畜群的百分比。選擇差s是留種畜群平均值與原始畜群平均值之差。
  選擇差的大小,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畜群的留種率,一是性狀的變異程度,即標準差δ的大小。為了便于分析規律,通常將選擇差標準化,變成標準化的選擇差--選擇強度i,即:i= s/δ 或s =iδ
  由于數量性狀的表型值呈正態分布,因此留種率的大小就決定了選擇強度的高低。留種率越低,選擇強度越高,反之亦然。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查表1得到。

                         表1 按留種率P查選擇強度I表

留種率P(%)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1
選擇強度I
0.195
0.350
0.498
0.645
0.798
0.967
1.162
1.402
1.758
2.050
2.640


4.世代間隔和遺傳進展
  世代間隔是指留種用的羔羊出生時,其父母親的平均年齡。羊群世代間隔的長短與公母羊的初配年齡和種羊的使用年限有關。計算時不能僅僅計算公母羊第一次配種產羔的年齡,計算公式如下:
ai--父母的平均年齡;
Ni--父母均齡相同的子女數;
n--組數(父母平均年齡相同的為一組)。
遺傳進展也叫選擇反應,是指通過選擇,畜群每一個世代的改進量。遺傳進展受選擇強度和性狀遺傳力的影響。其計算公式為:
R= iδh2 或 R=s h2
  在生產實踐中,能否增加選擇強度,決定于:(1)基礎母牛數量是否要增加,即牛群是否要擴大,如果牛群正處于擴大發展階段,選擇強度就不能太大。(2)更新率,如果基礎母牛群的生產規模已固定,每年就有一定的更新率。更新率受母牛的死亡率、母牛的平均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影響。(3)犢牛的繁殖成活率和育成牛的淘汰率。
  后備公牛的選擇強度要大些,這樣有利于牛群的改良提高。
  這種選擇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堅持多個世代,羊牛群在一個性狀上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奶牛改良目標的確定
  在制定奶牛的育種計劃時,首先要確定改良目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改良的目標是提高生產率。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改良只有在產出的價值超過投入的成本時才是有效的。 過去常見的遺傳改良,都簡單的把目標放在獲得高產動物上。當然高產動物通常會帶來高的經濟效益,但高產動物往往需要較高的飼養管理水平,這就要求有高投入,如場舍改造,精料投入、勞力增加等等,特別是在飼料及其它資源不足的地區,飼養高產的個體所能獲得的利益,往往被高投入所抵消。 因此, 我們認為,一個高于過去,并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的生產水平,才是恰當的改良目標。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生態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差距都很大,各地區都應該根據當地的情況,特別要根據地方品牛群的基本特性,客觀的提出奶牛的改良目標。
與奶牛生產經濟效益直接相關的性狀有:母牛的繁殖性狀,產奶性狀和體型外貌等。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6-23 23:52:40 | 只看該作者
東西很好 有收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3-7 16:49:5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3 07: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