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灃
全世界的企業,想要實施企業營銷再造,要想解決商業模式背后的投入問題,必須清醒的知道,做企業是必須投入的,投入不一定有回報,但不投入,一定不會有回報!《企業營銷再造—搶在競爭對手前面知道的秘密》非常惋惜的提示:我們所有的企業都把這個最基本的規律,用在了對員工的培訓上,而不是我們企業的商業模式上。你不想投入,不知道投入什麼,不了解如何投入,你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場噩夢,因為再好的商業模式,沒有投入,也絕對不會有產出。
講到投入,我們的企業給出的回答非常有趣,甚至很多企業的總裁,也是如此。他們總是不斷的強調:我已經全身心的投入了。百年盛世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聯手推出《企業營銷再造—搶在競爭對手前面知道的秘密》,就是要提出一個問題:你全身心的投入這真的能算做一種投入嗎?這個世界上有誰做事情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呢?乞丐每天都在全身心的投入乞討工作,我現在正全身心的投入在寫這本書,我們可愛的股民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股票事業了!但這些根本決定不了下面的結果:乞丐每天能乞討到多少錢? 我的書能賣多少本?大盤明天是漲還是跌?
從企業營銷再造的角度,回到商業模式的背后,企業投入的模式,決定了企業的增長模式,而企業增長模式,恰恰就是企業商業模式的核心。道理非常簡單,如果不是為了企業獲得增長,再好的商業模式我們也不需要?!镀髽I營銷再造—搶在競爭對手前面知道的秘密》指出:企業能夠獲得增長的投入模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要素投入,另一種是知識投入。
要素投入增長模式,主要以勞動力、機器、能源及其它物質生產要素(如鋼鐵、水泥及煤等)的投入,推動增長。這種增長模式,是以實物資源為主,但卻沒有提升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將很容易受到報酬遞減定律所支配,即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總和要素勞動生產率必然下降,增長率亦隨之下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企業都從要素投入中,獲得了飛速的增長,但以要素投入為主拉動企業增長的模式,也使中國企業面臨報酬遞減定律的威脅,規模越大利潤越低已經是普遍現象。根據中國科學院2003年的估計,我國消耗了全球31%的煤、30%的鐵礦石、27%的鋼材及40%的水泥,但所創造的GDP卻不足全球的4%。要素投入增長模式,主要取決于工資水平及要素價格。當新勞動法觸及工資水平,上游原材料不斷刷新要素價格,我們很多的企業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從贏利變為虧損,從不斷增長的假象回到瞬間破產的現實,根源就在于,我們過分的依賴要素投入而常時間的忽略了知識投入。
知識投入增長模式,主要是依賴知識與技術的創新、傳播及應用,使每單位生產率提高、效益增加。因此,增長主要不是靠要素投入的增加,而是靠知識投入和技術進步,創造更有效的生產組合方式及生產方法。知識與技術的累積及使用愈多,愈能價值增值,產量增加,單位成本不增加而降,稱之為報酬遞增定律。
諾貝爾獎得主舒爾玆指出: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表現出來的能力,是生產增長中的主要生產因素。1920年汽車成本的85%以上是支付給從事常規生產的工人和投資者;1990年,這兩種人得到的份額不到6%,其余部分則給了設計人員、工程師、計劃工作人員、管理人員、金融家、律師、廣告商和銷售商等一大群善于利用信息識別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者和管理群。今天,一個半導體芯片的價格中,至多3%歸原材料和能源的主人、5%歸擁有設備和設施的人,6%歸常規工人、85%以上則歸于設計和工程的信息擁有者和創新者。
何謂知識?知識就是結構化的經驗、信息、見解能力和價值的混合體。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曾向世界發問:“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過科技進步,告訴世人,中國不僅能夠養活自己,還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從企業營銷再造的角度,回到商業模式的背后,是否具備知識投入能力,是企業鎖定商業模式的關鍵。
除非我們的企業處于壟斷行業,否則依賴要素投入獲得增長的商業模式,必然把企業引入萬劫不復之地。高新技術的產品,80%以上都是由知識的投入所形成的,所有專利、版權及設計等知識產權,也是由知識所創造出來的。因此,知識可以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累積的知識愈多,愈能增加價值?! ?
要投入知識,《企業營銷再造—搶在競爭對手前面知道的秘密》指出:必須有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沉淀知識的方法。中國式企業的知識投入,90%都表現在企業家才能方面,而不是企業整體的知識沉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們積累的時間太短;第二我們的心態過于浮躁。在這個商業背景下,肯定是企業家才能的知識投入占主導地位,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式企業品牌總是與中國企業家的名字共生的原因,比如和黃集團與李嘉誠;華為與任正非;海爾與張瑞敏;聯想與柳傳志,快速發展的中國式企業幾乎無一例外。但這一切已經都是過去,未來的中國企業,回到商業模式的背后,必須在不斷學習創新知識的同時,學會企業整體知識的沉淀,并把這些沉淀下來的知識,作為企業最重要的投入,投入到企業的運營?! ?
回到商業模式的背后,投入不是設備的問題也不是資金的問題,投入是知識經營的問題.我們很多的企業都啟動了知識管理項目,設立了自己的CKO(首席知識官),但對于知識的投入經營,還都處于皮毛階段,因為知識其實是永遠沒有辦法管理的,知識是用來投入到商業模式的運營的。百年盛世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聯手推出《企業營銷再造—搶在競爭對手前面知道的秘密》,就是要溫馨而明確的提示所有企業:商業模式的背后,最重要的投入就是知識,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獨立完整的知識投入,就永遠無法鎖定自己的商業模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