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征中共領導下“多黨合作”機制的全國政協會議閉幕之際,官方媒體高調重申堅持中共一黨領導,維持現有政治體制。
新華社昨天播發題為《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重申堅持中共領導》的報道;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同日也刊登署名文章《黨的領導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保證》。
突出中共一黨領導是今年“兩會”的主旋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前天對軍隊代表講話時,要求解放軍“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大委員長、中共政治局常委吳邦國在工作報告里重申反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同時,更突出不唱“對臺戲”的服從立場;連最高法院的工作報告也出現“黨的事業至上”的政治表述。 新華社報道說,今年“兩會”除了討論應對金融危機而深化改革開放,“引人矚目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這一原則再次得到強調”。
報道稱,中共建政60周年,面臨著“‘執政和改革開放’的雙重考驗,如何走出執政興亡周期律仍是黨要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應避免明末李自成因為勝利而驕傲腐化,最終迅速人亡政息的經驗。
《人民日報》文章則指出,全國人大存在的作用在于為中共統治的合法性背書:“人大工作堅持黨的領導,就要確保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成為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必須遵守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準則,實現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
文章以循環論證的方式,反復重申中共統治的正確性:“中國共產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建者和領導核心。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政協主席、中共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在昨天的閉幕式上講話時,也不忘提醒全體委員政協的政治角色:“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人民政協這一民主形式的具體要求,對于我們更好地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會議在閉幕前投票表決了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決議也就中共一黨領導作出表述:“認真總結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寶貴經驗”。
2235名政協委員昨天有2103人出席閉幕式,贊成決議有2041票,反對11票,棄權30票,未按表決器21人。
外界存在不同解讀
籠罩在全球金融危機陰影下的“兩會”不厭其煩著重中共一黨領導的主題,外界存在不同解讀。
北京一名在官方機構從事政治研究的學者對本報說,他擔心當局對于金融危機的判斷與反應可能妨礙中共政治改革的持續進行。
該名學者指出,中國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有較多的資源應付危機,可能導致當局采取短期的解決措施,結果反而沒有正視長期的體制問題。
學者表示,吳邦國反對西方民主制度以及不唱“對臺戲”的講話,可能反映了中共對于現有體制的信心,以及中共將可以長期統治的結論。
長期研究中國政治與經濟的民間學者莫之許則認為,經驗表明唯有引起中共重視的議題才會被公開提出來。今年“兩會”突出一黨統治,應該是對內外政治壓力的回應。
莫之許表示,政治改革進程一再延宕,已經讓中共黨內的開明派感到焦慮。
去年12月11日,包括知名作家、學者、維權人士在內的300多個中國公民聯署《零八憲章》,要求修改憲法,結束一黨統治,“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分權制衡與利益平衡。
知情者對本報說,當局擔心《零八憲章》背后有外國勢力的支持。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