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9462|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客發言] “小勝憑弱智,大勝靠缺德”:牛根生栽在誰手里?【轉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1-15 15:4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大江東中華網論壇
他們完全神話了自己,占領了道德和名望的巔峰。當有一天天塌下來時,一定是先砸著高個子!
  
“跋前躓后,動輒得咎。”韓愈曾在《進學解》一文中如此形容自己的困窘之狀,如今的蒙牛集團董事局主席牛根生同樣被這八個大字束縛圍困。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沉默良久的牛根生,于不久前拋出了《中國乳業的罪罰救治——致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及長江商學院同學的一封信》,呼吁同行們援手蒙牛以阻擋外資并購威脅。但他的聲淚俱下招來的不僅僅是同情和嘆息,更多的是爭議甚至指責,認為他在“綁架”民族情感。

幾十年的時間,牛根生從一個苦孩子奮斗成為億萬富翁,更難得的是,他以其堅韌、大度、寬容、厚道和散盡家財的豪邁,贏得了無數人的敬佩,成為中國企業家群體中少有的高大全形象的代表。

但似乎一夜之間,他被網民、股民和市民所拋棄——在網絡上,大家對牛根生的指責洶涌澎湃,他的“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的名言甚至被改成了“小勝憑弱智,大勝靠缺德”;而作為港股市場明星股的蒙牛乳業,在9月23日復牌的這一天暴跌60.25%,創下當天港股最大成交額、最大跌幅以及最大百分比跌幅等三項“跳水紀錄”,總市值較停牌前損失165億港元;而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則用腳投票,對這些不安全的食品和飲品選擇了不吃不喝或少吃少喝。

從天堂到地獄,牛根生到底栽在了誰的手里?

行業之亂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整個行業性的危機。用牛根生的話說,是“乳制品行業最可恥的日子”。

9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在對全國109家奶制品企業的檢查中,22家企業的69個批次產品含有三聚氰胺,其中包括行業內名聲顯赫的伊利、蒙牛等品牌;僅僅過了兩天,國家質檢總局又公布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結果,蒙牛、伊利、光明等品牌的部分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

這種利用行業潛規則進行摻毒的行為,讓整個乳業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集體犯罪的行業。據一位從事乳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向筆者透露,乳制品企業從一個“強壯中國人”的愛國者墮落成為“摻毒販毒”的犯罪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企業片面地追求飛速擴張,從而導致整個行業陷入了長期無序和低級的競爭之中。

在整個行業以200%的增長速度飆進時,蒙牛卻是以1000%的火箭速度一“牛”當先。上述業內人士抱怨道:“看似憨厚的牛根生,在市場競爭中可一點都不手軟!”

于是,飛速奔跑的乳制品企業,根本無暇注重奶源地建設,而是到處跑馬圈地、搶占其它企業的奶源基地,造成一場混戰,以致乳制品的來源得不到有效監控、質量得不到提升。“不出事才怪,為了競爭,幾年前大家就都這么干了!”

而牛根生的“絕不手軟”,是源于他那份著名的和資本方的對賭協議:如果完不成協議中的增長幅度要求,以牛根生為首的管理團隊損失慘重;如果達到或超額完成協議中的增長幅度要求,以牛根生為首的管理團隊則獲利優厚。

這份對賭協議,好比牛尾后點燃的鞭炮,驅使它不要命地往前奔,在乳制品行業內橫沖直撞、所向披靡,卻又遺禍無窮。

牛根生是引發行業競爭的主要當事人之一,最后他卻深陷行業之亂的漩渦之中難以自拔。

制度之失

正是因為沒有嚴厲的法律和政策約束,讓牛根生一直引以為傲的道德優越感在行業潛規則面前不小心打了一個盹,從而讓三聚氰胺這個惡魔從眼皮底下揚長而去。以道德為盔甲的牛根生,因為沒有法律和政策的“嚴師”督導,最終功虧一簣。

其實早在2007年3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就宣稱,他們在來自中國徐州安營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的麥麩中發現了三聚氰胺。2007年4月30日,《紐約時報》發表長篇報道,細節性地報道了中國畜牧行業普遍存在加入三聚氰胺的問題。但我們不是引以為戒,反而怒火中燒,指責西方國家“妖化”中國。

在最近出臺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中,對監管部門的職責和法律責任作了三個方面的規定:一是明確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并對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提出嚴格要求;二是嚴格領導責任;三是明確監管部門不履行職責的法律責任。對此條例,評論家許暉的態度是“值得贊揚并期待其成果”。他認為:“我們的政府現在幾乎已經變成了一個‘救火政府’,總是疲于奔命地到處‘救火’,在處理完一樁事故之后又再提心吊膽地等待著下一樁或許更加嚴重的事故發生。這就是惡性循環。如何讓那些疊床架屋的各種法律和條例文本落到實處,才是關鍵所在。”

名聲之惑

產權糾紛讓張瑞敏閉嘴了,汶川地震讓王石閉嘴了,房地產泡沫破滅讓潘石屹閉嘴了,乳制品安全危機讓牛根生閉嘴了……在2008年,中國企業家集體陷入了道德危機之中。

對于此次質疑,牛根生覺得很冤。他說:“第一,我把股份全捐了,這在企業界是最早、最徹底的一個,我不可能捐了錢又騙錢;第二,我48歲就把總裁讓出去了,法人代表也讓出去了,這說明我不貪權;第三,我對自己的家人要求很嚴。在國營企業干的時候,老婆才30歲出頭,就讓回家了,一失業就是20多年。創業后,直系親屬都不準進公司。一個錢能捐出去、權能讓出去、每年還拿出兩三千萬做慈善事業的人,能往牛奶里加三聚氰胺?” 牛根生面對那些質疑和譴責他的人們反問:“一個想留芳百世的人,會冒險做有可能讓他遺臭萬年的事情嗎?”

難道他不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作為行業領袖,他竟然讓那些毒品在眼皮底下橫行多時卻毫無察覺,這種無知和失察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看來他頭腦里還是沒轉過彎來,沒有明白有得到也得有擔當的道理。從某種程度上講,牛根生是栽在了他自己手里。他對個人財富比較淡薄,但對自己的名聲卻看得太重。一個人獨善其身無可厚非,但這種對名聲的追求和企業緊密地聯系到一起時,則要相當謹慎地對待了。

個人形象無疑對企業形象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如果兩者合二為一,則會有很大的風險,因為人非圣人,孰能無過?這就是王石和牛根生為什么會很受傷的原因所在,他們高邁的道德形象一旦受到損害,會直接導致企業股份大跌,甚至變成企業的負資產。

人們為什么不理睬潘石屹卻一直和王石較勁?人們為什么會相對忽視田文華而重點炮轟牛根生?正是因為他們完全神話了自己,占領道德和名望的巔峰。當天塌下來時,一定是先砸著高個子!

牛根生有一種幻覺:覺得自己是民族品牌,所以蒙牛的倒下是民族的悲哀。這無疑是對民族感情的綁架:首先,蒙牛果真是貨真價實的民族品牌嗎?它的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從法律上來說,應該是外企;其次,民族品牌是指那些傷害過這個民族身心健康的品牌嗎?再者,保護民族品牌的情感能凌架于市場優勝劣汰法則之上嗎?

當人們還在高聲指責牛根生時,那意味著大家還對他寄以企盼;當有一天罵聲停歇的時候,那是人們無情地把他給遺忘了。牛根生目前要做的,就是勇于面對、真誠道歉、努力補過,從而挽回人們對他和中國乳業的信心。

當然,如果真有一天牛根生“倒掉”了,對他本人來說是一種悲劇,也值得人們嘆惜,但對于整個民族品牌和行業來說,未嘗不是一種福音。因為,這對后來者是一個最好的警示——連牛根生這樣的人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看還有誰敢做惡或漠視做惡的行為?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ann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1-18 19:16:27 | 只看該作者
牛奶加雞蛋,可以興國
牛奶加雞蛋,也可以“敗”國
不要圍觀指責,牛是壞蛋
看看我們周圍,還差什么
牛奶加雞蛋,還加什么
可以確保,千秋萬業來興國
板凳
發表于 2009-2-9 21:39:40 | 只看該作者
2# clczsok
的確如此,大為贊同您的觀點
地毯
發表于 2009-2-11 17:09:12 | 只看該作者
呵呵。。。。。。。。

捅了行業的膿包。。。。。。。。。。
5
發表于 2009-2-17 10:12:39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的目光很犀利。
6
發表于 2009-4-5 21:50:36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有道理,但是俺還是喜歡他。
7
發表于 2009-4-6 11:22:46 | 只看該作者
有部分意見贊同              !
8
發表于 2009-4-6 19:04:40 | 只看該作者
在高也不能永遠在天上
9
發表于 2009-4-9 16:11:55 | 只看該作者
食品問題,中國之痛
10
發表于 2009-4-9 16:30:06 |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政府現在幾乎已經變成了一個‘救火政府’,總是疲于奔命地到處‘救火’,在處理完一樁事故之后又再提心吊膽地等待著下一樁或許更加嚴重的事故發生。這就是惡性循環。
太有道理,個人還是挺喜歡牛根生的。尤其是“贏在中國”做評委的幾個,好像作者羅列了一半,呵呵。人無完人,做企業,也就是做良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7 12: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