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制劑是指將已知的有益微生物(動物體內或自然界中存在的),運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進行培養、發酵等特殊工藝加工制成的生物制劑。微生態制劑包含有益活菌及其代謝產物和培養物。微生態制劑又稱為益生菌、直接飼喂微生物(DFM)等,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作為替代抗生素的新一代添加劑使用。
微生態制劑主要作用有:①營養助消化作用,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產品比,即料肉比、料蛋比、料奶比等)。有益菌可產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纖維素分解酶、果膠酶、植酸酶等,與胃腸道固有的酶一起共同促進飼料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乳酸菌產生乳酸,使腸道pH值降低,促進維生素D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吸收,既具有很好的營養作用,而且能預防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代謝障礙等營養代謝病的發生。②抗消化道感染、增強免疫、抗應激。有益菌產生多肽類抗菌物質,可抑制或殺死病原菌,減少炎癥和過敏反應發生,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當動物受到飼料更換、斷奶、運輸、疾病及抗菌藥物長期大量使用等應激作用時,會引起消化道內這些有益菌群平衡的破壞而成為病態。微生態制劑可快速建立起有益的優勢菌群,從而使破壞了的微生態環境得以恢復,提高抗應激能力。③改善養殖環境。圈舍里的臭味主要由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而來。這些都是大腸桿菌使蛋白質腐敗分解所致。有益菌可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并將腸道里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蛋白質供動物利用。芽孢桿菌等有益菌可產生分解硫化氫的酶類,從而降低糞便中的氨、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濃度而有除臭作用,使氨濃度降低70%以上,可顯著減少呼吸道疾病和眼病的發生。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