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0921|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礎知識] 微生態基礎知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9 09:14: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微生態學與微生物學僅一字之差,簡言之都是研究微生物與生命的關系,前者研究非致病微生物群,后者研究致病微生物。微生態學尚未列入必修課也未列入選修課,足見人們對它的不認識。然而,它很可能成為揭示生命奧秘的極重要課程,是太平盛世的中國人掀開了生命科研新一頁的主導學科。已有人和院校對它重視和研究,大連醫科大學魏曦院士(已故)、康白教授等奠定和發展了我國微生態學,在國內外有很好的影響。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xuhu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9 09:15:02 | 只看該作者

什么是微生物?

到目前為止,綠色的地球是唯一為人類所認知的一塊生命的棲息地。在地球的陸地和海洋,與人類和動物相依相存的是另一個繽紛多彩的生命世界。在這個目前對人類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們熟知的動物、植物,還有一個神秘的群體。它們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它們的名字叫微生物。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是一些個體微小、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大多為單細胞,少數為多細胞,還包括一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屬于原核生物類的細菌、放線菌、藍細菌、枝原體、立克次氏體;屬于真核生物類的真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上這些微生物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蘑菇和銀耳等食、藥用菌是個例外,盡管可用厘米表示它們的大小,但其本質是真菌,我們稱它們為大型真菌。而屬于非細胞生物類的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又稱朊粒)等則需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其實,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億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則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但微生物與人類“相識”甚晚,人類認識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幾百年。1676年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從而揭示出一個過去從未有人知曉的微生物世界。雖然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單個的微生物細胞,但是當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種材料上形成一個大集團時,或是把微生物培養在某些基質上,我們就能看到它們了。我們把這一團由幾百萬個微生物細胞組成的集合體稱為菌落。例如腐敗的饅頭和面包上長的毛,爛水果上的斑點,皮鞋上的霉點,皮膚上的蘚塊等就是許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微生物雖小,但它們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些對人類和動物有益,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對人類和動物有害,對人類和動物生存構成了威脅;有的雖然和人類及動物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流中具有關鍵作用。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9 09:15:51 | 只看該作者

什么是微生態?

動物的體表和體內寄居著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這些微生物中的大部分并無致病性,不但無害,而且有益,它們相互制約、相互群居、相互平衡,由此構了動物體的微生態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道、腸胃四大部分,而其中尤其以腸道微生態系統最為重要,生存的細菌最多。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9 09:18:01 | 只看該作者

什么是微生態學?

微生態學是在細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研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結構、功能以及與宿主相互關系的科學。它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大量事實證明,過去很多無法解釋的生物學和醫學現象,用微生態學的觀點去審視,就迎刃而解了。
5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9 09:21:40 | 只看該作者

什么是微生態平衡?

微生態平衡是指棲居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宿主之間、與環境之間,在宿主發育的不同階段形成動態的、生理性的、相對穩定的統一體系。這個統一體的內部結構和存在狀態就是微生態平衡。微生態平衡也是棲居微生物的生理性相對穩定的組合狀態。
6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9 09:22:07 | 只看該作者

什么是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或 micro-ecologics )或又稱為益生素( probiotics )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成員或促進物質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劑,它具有補充或充實微生物群落的內涵,維持或調整微生態平衡。微生態制劑應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員,尤其是優勢種群,還應包括一切能促進正常微生物群生長繁殖的物質所制備的制劑,它們能通過器官屏障結構并定植生長、繁殖,無毒、無害、安全,能產生一定的生理作用或生態效應,并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即保存相當的時間仍具有相當數量的活菌數,這類制劑統稱為微生態制劑或益生劑。
7
發表于 2008-12-19 10:44:41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方向啊!我也想學學,方便聯系一下啊
8
 樓主| 發表于 2008-12-21 12:55:36 | 只看該作者
沒問題,可和我聯系,zhangbo@e-feed.com.cn。我盡自己所能
9
發表于 2009-2-25 20:55:20 | 只看該作者
是應該好好的把微生態學形態起來
10
發表于 2009-3-5 21:50:59 | 只看該作者
微生態制劑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4 01:4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