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來華對中國企業是否有利?
|
“我們工作最重要的目標是:從上游管理進口產品的質量安全,以FDA的角度進行標準控制。”這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最近在廣州設立辦事處時,美國衛生及人類服務部(HHS)部長邁克·萊維特和FDA局長安德魯·馮·艾森巴赫博士所強調的。 11月份,FDA完成了在中國北京、廣州、上海三地分別設立辦事處的工作日程。如萊維特部長所述,FDA首先在中國設立并非針對中國“問題食品”事件,本月將在印度設立兩個辦事處,而明年也將在拉美地區完成辦事處的建立工作。 或將實現信息共享萊維特表示,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使貿易關系、消費者購物行為模式和商品生產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因此,對于進口產品的質量監管模式也應該發生變化。去年,美國從全世界825000多個進口商進口了約2萬億美元的商品,還將繼續增長。因此,僅在美國邊境對進口產品進行檢查已經不能滿足大規模貿易的需要,從源頭對質量安全的控制,才能確保消費者更安全。 在FDA廣州辦事處成立當天,萊維特與艾森巴赫出席了一個中美業界成員參加的食品與藥品安全的消費者產品圓桌會議;參觀了廣州鷺業水產有限公司。 會上,一個企業代表提出,出口產品在美國邊境滯留問題。艾森巴赫說,因為各國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出現了上述現象,滯留只是一個暫時現象。“FDA在中國設立辦公室,將建立與FDA本部的緊密聯系,實現無縫整合與信息互通,促進信息分享,也能將企業面臨的問題盡快讓FDA本部了解,更有效地保證進口產品質量。” 在參觀鷺業水產過程中,萊維特和艾森巴赫對該企業的質量控制、育種技術表示贊賞。對于企業產品在美國邊境滯留問題,鷺業水產董事長陳遠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產品出口到美國,都有可能被FDA隨機抽檢,企業不但要負擔檢測費用,若檢驗結果不合格,會導致貨柜自動扣留,各種高額費用讓企業負擔非常重。記者向有關機構了解到,每條貨柜在美國邊境停留每天需要的價格大約2000-3000美元。 實際作用值得期待“FDA不是標準的制定者,而是標準的認可者”。萊維特說,FDA在華辦事處主要開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依靠所信任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對輸美產品進行檢驗和認證,以保證符合FDA質量、安全標準;二是與貿易伙伴合作,協助監管機構進行監管能力建設,形成一個監管網絡;三是希望與來自中國的出口商合作,聽取他們的建議。 作為美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美方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價值約3215億美元,向中國出口商品652億美元,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食品類產品方面,按數量計,中國是對美出口海產食品最大的出口國,尤其數量巨大的蝦產品,是美國消費數量最大的海產品之一。 在出口量大的領域,企業被更嚴格對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產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產品出口美國多年,去年被FDA抽檢出產品中含結晶子,而在企業以及國內檢驗檢疫部門多道關卡中都未檢測出這一物質。該企業立即向FDA申請復檢,卻無任何理由遭到FDA拒絕,并被陸續扣審14條柜,并列入黑名單。后在中方復檢未檢出結晶子的情況下,與FDA交涉并申請恢復出口,最終檢驗結果是所有貨物均無問題。但企業卻因此蒙受幾百萬元損失。FDA在華辦事處的工作是否能為企業帶來便利?這家企業也十分期待。 FDA僅派駐的8名專業人員,主要負責出口美國的食品、飼料、藥品和醫療器械等領域的產品安全。對于第三方機構的認證等主要工作,暫無具體時間計劃。 過去FDA未有官方承認的第三方檢測驗證機構,因此,現階段無論是否具有第三方證書,企業仍然存在被抽檢的可能。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受訪企業均表示,若第三方機構無FDA官方認可,將不考慮再花錢給第三方檢測。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