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法新電)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說,就規模和影響力而論,當前的經濟困境根本不能和1930年代的大蕭條相提并論。 伯南克在得克薩斯州奧斯丁的一場演講中說:“我要說,身為研究大蕭條的學者——我讀研究生時,就對此非常感興趣,也出過幾本相關著作——我要指出的一點是,當前局勢跟1930年代相比,“其深度和廣度都無可比擬”。
他指出:“1930年代的大蕭條波及全球,前后持續12年,二戰爆發才結束”。
伯南克說:“根據我們能得到的數據,那時的失業率達到25%,國內生產總值(GDP)滑落三分之一,大約三分之一的銀行倒閉,股票市場下跌了90%。”
他說,那時的局面代表了“非常困難的境況”,因為“我們當時沒有今天的社會安全網,這兩次危機的嚴重性完全無法比”。
他補充說:“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富裕和多樣化的國家,希望我們能夠很快的從困境中恢復過來。”
聯儲局的這位掌門人還說,當年大蕭條的經驗教訓,今天可能還能參考和使用,這包括在1930年代的前三年,“過緊的貨幣政策”導致利率升至較高水平,并帶來每年10%的通貨緊縮。
伯南克又說:“其他還有,在30年代初期,決策人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任由金融系統垮掉而什么都不做,當成百成千家銀行倒閉時,聯儲局完全沒有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