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回收債款?任何問題總有解決之道,本文雖不能提供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藥,但或許能使這個問題界定得更清楚些,并啟發(fā)大家的思路。 [size=+1]為何賒銷 賒銷就是把貨先給經銷商銷售,而貨款卻并沒有同步結算清楚。更為嚴重的是寄銷,即許諾經銷商銷完后再付款。可以說,賒(寄)銷開始那一刻就為日后收款埋下了禍根,然而,很多銷售人員對此尚缺乏清醒的認識。那么,賒銷的原因到底何在? 1.銷售經理人急于鋪貨。為了盡快啟動市場,經理人大都會下達搶占銷售據點的命令,有的甚至規(guī)定在某一階段鋪貨率必須達到百分之幾。這種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最終會使鋪貨率產生“水分”、打上折扣,因為經理人往往情不自禁地為賒銷開“綠燈”。 2.銷售人員迫于銷售任務的壓力。絕大多數公司確定了銷售人員每月必須完成的銷售任務,有的還劃分為基本、爭取和沖刺任務三個等級,每個等級規(guī)定了不同的提成比例。銷售人員不僅為自己的利益而戰(zhàn),而且也是為榮譽而戰(zhàn),而多尋找一個商家經銷,就為銷售目標的實現多增加了一線希望,哪怕賒銷會帶來回收貨款的風險也只好豁出去了。 3.當事人心太軟。有些銷售人員也深知賒銷的麻煩,起初尚能堅持現款現貨的交易原則,但經不起客戶的軟磨硬纏,最后放棄了自己的信念。同樣,銷售經理人面對銷售人員的說情請求,為了不打擊部屬的工作積極性,也往往網開一面放行通過。 [size=+1]賒銷的苦果 “賒銷”栽種時倒也輕松,但日后結出的果實卻十有八,九嘗起來很苦。根據我的經歷和觀察,賒銷可能結出以下一些苦果: 1.經銷商“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持物(款)的經銷商有時會像曹操那樣號令銷售人員,讓你欲罷不能。 2.銷售人員“賠了夫人又折兵”。阿寬是某食品公司駐長沙的銷售代表,好不容易在高橋大市場找了一家經銷商。對方答應盡力幫其開拓市場,只是有個條件:新產品銷路如何,心中尚無把握,故先做試銷。阿寬很想做出點業(yè)績,就默認了,哪里想到這次賒銷會讓他付出得不償失的代價。阿寬為了討回這筆貨款,跑了六七次,磨破了嘴皮,結果還是被這位經銷商狠心地損了廣告補貼、推廣津貼。阿寬不僅沒有提成獎,反挨了公司領導的批評。 3.經銷商倒債走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很多經銷商本身實力并不雄厚,加上經營管理不善,經常發(fā)生入不敷出的現象。有的本已打算轉手,卻仍然虛張聲勢,騙取廠家的商品。他們甚至把應付的貨款拿去炒股,等銷售人員發(fā)現并追尋貨款時,那邊已是人去樓空,或是已改換門庭,讓你滿肚子苦水無處吐。 4.銷售人員攜款潛逃。有時由于公司對賒欠貨款的回收缺乏嚴密的控制措施,少數心術不正的銷售人員把收回的欠款(用現金結算)不及時上繳財務部,用于自己的個人消費;或當公司的分配政策等觸動了某些銷售人員的利益,他們就帶著收來的欠款不辭而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