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后,廣東生豬價格有了輕微的反彈。珠三角地區普遍在6.0-6.2元/斤,粵東粵西地區豬價依舊在6元以下。10月6日,陽春養豬協會反饋的信息生豬價格大概為5.6-5.7元/斤,豬苗銷售不暢。據當地販賣豬苗的養豬戶表示,國慶前土雜豬苗最多跌至250元/條,養豬戶要虧損30元/條。但國慶過后,豬價有所反彈,豬苗銷售稍好,價格也有所回升,10月6日土雜豬苗報價280元/條。梅州蕉嶺的信息反饋,最近豬價有所回升,瘦肉型豬價格為5.5-5.7元/斤,土雜豬價格為5.0-5.2元/斤。
據業內人士表示,豬價回升與當前對食品安全備受關注有一定的聯系,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檢查。據業內人士透露,國慶期間,珠三角一帶對豬肉的檢查嚴格很多,不少食品公司、屠宰場均審慎入豬,對一些不能保證質量的豬不敢收購,只能到一些有質量保證的豬場收購生豬。據該行業人士表示,實際上,當前生豬市場是分兩個價格,檢驗較嚴格的食品公司和屠宰場收購的豬價較高,可以到6.2元/斤甚至以上;而一些檢查沒那么嚴格的屠宰場或私宰場,收購的豬價格較低。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部分省區如廣西、河南的部分地區豬價較廣東的豬價要高,個別地區豬價甚至達7.0元/斤,這相對一直以來廣東豬價較高來說,是不正常的。當中有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地區豬價反而較廣東的高呢?行業人士估計,豬病的發生可以導致個別地區豬價波動明顯,另外,廣東豬價低迷可能與廣東近年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消費量減少;廣東今年養豬量大增有關。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