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鄉及臨近縣鄉暴發綿羊腦包蟲病,由于該病為急性流行性,且發病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致使羊只死亡,給養羊業造成了極大損失。通過一年多的探索,筆者采用以下方法對930只小尾寒羊進行早期預防和發病后治療,其中早期預防835只,服藥后有10只發病。對發病的96只羊通過治療,治愈77只,治愈率達80%,取得滿意效果。
1 癥狀
急性病例多見于幼年羊,病初體溫升高40.5~41.5 ℃,呼吸加快,脈搏90~100次/min。對外界刺激敏感,無目的奔走或長時間沉郁,從發病到死亡3~4天,死亡率為95%。多數為慢性病例,不分年齡,死亡率低,占發病羊的12%。病初患羊行動反常,吃草時唇不自主發生震顫,不停眨眼。隨多頭蚴囊泡數目增多和移行生長,神經癥狀明顯,可發生運動失調,后軀麻痹,采食停止,興奮與抑郁現象交替出現。
2 剖檢變化
主要病變在腦部,腦表面可見數目、大小不等的囊泡(雞蛋或乒乓球大小),囊內充滿透明的液體,內膜有白色斑點狀頭節。?
3 防治
未出現臨床癥狀的羊,阿維菌素粉(山西芮城亞寶獸藥有限公司生產)按0.1 g/kg,1次灌服。病羊按0.15 g/kg灌服阿維菌素粉, 隔1周后再灌服1次。 同時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鈉,初次肌注30 mg/kg, 后每次20 mg/kg,2次/天, 連用3~5天。?
4 典型病例
本鄉建國村杜某飼養的一只2歲母羊來站就診。主訴:10天前放牧時該羊有離群現象,并不自主眨眼,怕驚亂跑。癥見: 患羊有明顯神經癥狀, 左右轉圈, 有時無目的地行走,對外界刺激特別敏感, 呼吸加快,心跳97次/min,T 41.5 ℃。結合當地腦包蟲病流行情況,診斷為腦包蟲病。治療:阿維菌素粉10 g,1次灌服,隔1周后再服10 g;同時肌注磺胺嘧啶鈉30 ml,2次/天,連用4天。半月后痊愈。?小結避免游牧,做好四季驅蟲工作對預防本病有實質性意義。?
對于病羊,應按腦膜腦炎的治療原則進行。磺胺嘧啶鈉在體內吸收迅速,血漿濃度較易維持恒定的有效水平,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故可通過血腦屏障,在腦脊液中的濃度較高,可作為首選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