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畜牧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養羊業逐漸熱起來,但目前養羊業的發展還是比較落后,肉羊生產更是不成熟,據筆者了解,很多企業是在做種羊生產,而真正從事肉羊生產的企業不多,且經濟效益不好,目前制約肉羊生產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成本過高,二是育肥期長失去了經濟效益。工廠化高效肉羊生產是指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下,不受自然條件和季節的限制按人的要求和市場需求進行大規模高度集中、流程緊密相連、生產期短及操作機械化、自動化的肉羊生產方式。本文就如何進行高效、快速肉羊生產作一論述。
1.選擇合適的高效肉羊生產的優良品種
要想從肉羊生產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首先要選擇適合肉羊生產的優良品種,品種是肉羊生產體系的源頭,是高效肉羊生產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實現肉羊良種化,充分利用雜種優勢是提高生產水平的基礎。我國當前飼養的肉羊多數生長速度慢,產肉力和胴體重偏低,應大力加強良種選育和擴繁工作。經濟雜交是提高肉羊生產性能快速有效的方法。常用的經濟雜交有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試驗表明,二元雜交后代產肉量可提高12%,三元雜交更能顯著提高產肉量和飼料報酬。二元雜交組合中,夏洛來、無角陶塞特、德國美利奴、羅姆尼、林肯羊分別與小尾寒羊雜交,薩能羊、南江黃羊與牛腿山羊和槐山羊雜交等雜交,效果較好。
2.采用切實可行、成熟的飼草加工處理技術
目前飼草的保存加工處理技術比較多,有些只是在理論研究方面可行。但在實際生產中能夠被真正熟練掌握、推廣的技術并不是很多,飼草青貯技術是一項比較易掌握而且在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技術,是調制貯藏青飼料和秸稈飼料的有效技術,用青貯飼料喂羊可使羊常年有青綠多汁飼料供應,從而保持較高的營養狀況和較高的生產力,尤其可以解決冬季缺乏青綠飼草的問題。秸稈是羊的粗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纖維素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礦物質含量低,能值低等愿因制約了羊生產性能的發揮。目前秸稈的處理技術較多,主要有物理處理法(切碎、壓扁、浸泡、蒸煮、膨化、熱噴等)、化學處理法(堿化、氨化、脫木質素、酸處理、糖化法等)和微生物處理法(發酵、酶解、生產SCP等),但各種處理技術都有其弊端,如堿化會產生大量的煙霧造成空氣污染;氨化的成本較高,且經過氨化處理的飼草的粗纖維的消化率并不一定有明顯的提高。因此,進行肉羊生產要選擇適合自己能夠熟練掌握的飼草加工處理技術。
3.合理搭配粗飼料,科學制作精飼料配方
現階段肉羊生產中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在育肥過程中飼料用量過多,致使生產成本高。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科學合理地搭配飼料,制作符合生產實際條件的飼料配方。
在搭配飼料時,基本原則是兼顧其營養價值和節約開支,在考慮選擇營養價值高的同時還要考慮選擇當地的飼料,如果當地沒有所選用的飼料就要考慮運費問題以及長期保存加工處理技術,這些問題都是實際生產中要充分考慮的問題,否則就會增大額外成本。
日糧結構科學,營養平衡羊的生長與繁殖同其他畜禽一樣,需要飼料中含有足夠的能量、適宜的蛋白質、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用傳統養羊方式平養,日糧營養極不平衡,既浪費了飼料、飼草,又限制了羊的生長和繁殖。科學養羊應根據羊的營養需要和粗飼料的種類,合理供給配合精飼料。今后隨著養羊業集約化水平的提高,肉羊系列飼料(預混料、濃縮料、全價料)的普及與推廣是大勢所趨。
飼料配方是決定飼料報酬的主要因素,一個好的飼料配方可以用較少的飼料投入得到較好的育肥效果,據筆者了解有些肉羊生產者使用的飼料配方不夠精確,沒有實現較低的料肉比。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生產制作適合自己的飼料配方,以收到較好的育肥效果。
4.采用優化成熟的育肥方案
4.1育肥方式
高效肉羊育肥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獲得質優量多的羊肉,因此肉羊育肥方式應根據當地畜牧資源狀況、肉羊品種、生產技術、羊舍基礎設施等條件來綜合考慮確定適合本地、本單位的育肥方式。
4.2育肥技術
育肥技術主要有羔羊早期育肥(包括1.5月齡羔羊斷奶全精料育肥和早期斷奶強化育肥)、羔羊斷奶后育肥和成年羊育肥。
5月齡羔羊斷奶全精料育肥精料就是1.5月齡羔羊斷奶,只喂谷物飼料,不喂粗飼料,育肥期50天,育肥體重達25-30千克。
早期斷奶強化育肥屬于強度育肥,其特點是在哺乳期就開始羔羊的育肥,對羔羊實現早期斷奶,直線育肥,3月齡羔羊出欄上市。這種育肥方式不是肉羊生產的主要方式,主要方式為了滿足市場或節日供應得特殊生產方式。
斷奶后育肥u要有15天的預飼過渡期,3天以內只喂干草,使羔羊適應新環境,4-6天以干草日糧為主,同時逐漸添加配合日糧,7-10天供給配合日糧,精粗比例為36:64,蛋白質含量為12.9%,鈣為0.78%,磷為0.24%,進入育肥期后(育肥期為80天)根據育肥計劃和增重要求可選用不同日糧,常用的日糧有精料型,粗料型,青貯型,生產者可靈活選用。
成年羊育肥主要采用顆粒飼料,秸稈和草粉可占55-60%,精料占40-45%,育肥期為80-100天,日增重可達120-140克。在工廠化高效肉羊生產體系中主要的育肥技術(筆者建議)是羔羊育肥,因為這種育肥期短,生產周轉快,容易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5.精確制定生產工藝流程
工廠化高效肉羊生產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生產體系,需要用整體論來做指導,應用系統科學的思維原則來研究營養過程,在精確的數量化的基礎上實現營養調控,以便進行正確的飼養和營養決策,嚴格控制生產流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要精打細算,做到能節省則節省,不能忽視生產中每一個細節,從飼料購入,加工處理保存,配制,育肥期的收益綜合保健到適時出售,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程序化、制度化、系列化,形成工廠化流水作業,實現規模效益。
從生產工藝上來說,肉羊生產要按照不同的生產性質和羊的不同生理階段。建起不同的羊場或羊舍,各場(舍)之間嚴格分工,緊密配合,彼此銜接。嚴格控制生產時間和生產周期,對羔羊轉群。育肥羊出欄等要實行全進全出制,批量化生產。飼喂過程采用全價混合飼料和草架存放飼草飼喂方法,較先進的工藝是向飼槽內投放全價顆粒飼料,同時用草架喂給飼草。進一步發展的工藝是,每日都向食槽內投放全價混合日糧,而不必再喂給飼草等粗飼料。配制全價混合日糧時,干草和青貯飼料都經應全價混合日糧機鍘短,同時自動混入定量的各種精飼料。添加劑和藥物。羔羊的哺育是將調制好的人工乳或代乳品裝人自動哺乳器中,由羔羊到哺乳器的各個人工乳頭處自由吮吸。也有將人工乳或代乳品裝人懸在高處的容器中,依靠重力作用,使乳通過管子流向各個羔羊欄的乳頭內。飲水的供應是通過水管把水輸到飲水槽,力爭開發出自動飲水器,直接裝于各個槽位旁邊。羊床后面要有糞尿溝,利于人工或機械清糞。采用高架漏縫地面育肥羔羊,便于糞便的積貯和定期機械化清糞。
6.加強人為制度化管理
在高效肉羊生產中,人是其中具有很大彈性的重要因素,要想充分發揮人的因素,使每一項生產工作都要有人去做,并按期做好,使每個職工各盡做能,就需要制定一整套的切實可行、緊密結合自身生產實際的管理制度,做到科學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和人勞激勵機制。
科學分工,建立責任制,需要對本單位的各個工種按性質不同確定需要配備的人數和每個職工的生產任務,是每個職工擔負的生產任務必須與其技術、能力相適應,工作定額要合理,并保持相對穩定,發揮每個職工的專長,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所有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實行超產獎勵,欠產受罰的規定,實行承包制,對飼養員可以按育肥效果定額,如育肥期一定時間內育肥體重達到規定標準,對提前或超額完成者給予獎勵,對不能按時按量完成者要懲罰:扣發獎金、崗位津貼等。另外還要建立相應得保障措施,如遇到烈性傳染病流行或自然災害要視情況而定,不能完全死死盯在制度上,做到制度化管理,人性化處理才不會挫傷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上是筆者就目前肉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經營對策作了粗淺的論述,希望為肉羊生產者有一些啟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