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2631|回復: 4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版主發言] (原創)豬料銷售可能出現革命性變革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7-13 19:4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飼料如何銷售?
如果你這樣問的話,
王博士會回答:
"教客戶養豬,做實證"
的確,就現在看來這是雖然慢
卻比較穩的一種做法了
如果是在不久前
我也會用同樣的回答來回應
那么,做實證為什么會讓豬料銷售提升呢?
因為:你教客戶養豬了,他學會養豬了
也就把養殖和環境的短板補齊了
你做實證了,你有了數據了,所以,更有了說服力了
這種銷售方式的成功搶的是不做實證,不教養豬的飼料企業的業務
做實證銷售結果出來后客戶很穩定
但早期做起來卻很困難
因為,許多務實的,愿意躬下身子來做實證的業務員
往往欠缺的是"忽悠"的能力
也就是說服客戶做實證的能力
上帝就是如此喜歡捉弄人
___愿意做實證的人"忽悠"能力差,"忽悠"能力強的人又不肯吃苦
(當然這不是絕對地)
當然無論是如何作銷售
目前搞定經銷商仍然是銷售工作中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情
經銷商不斷的向上游施壓
__因為他們掌握著渠道
這使中小企業中更為窘迫
雖然豬料在飼料品類中的利潤是最高的
也是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利潤來源
但是,也是中小企業備受煎熬的事情
(未完待續)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7-13 21:12:06 | 只看該作者
逐步的,產品的比重會變大了,未來的時代,是產品時代-----因為豬場的老板都有錢了,不需要資金的支持。他們逐步都懂了,不容易被忽悠。

而且未來行業的高費用,必然壓擠行業過渡到產品時代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8-7-13 21:31:27 | 只看該作者
未來,即使只剩下300個企業,那么客戶為什么又會在300個企業中只選擇你呢?還有,飼料行業產品的差距真的這么大嗎?
地毯
發表于 2008-7-14 08:52:33 | 只看該作者

豬料企業的銷售變革,還是因為終端客戶的變化而變化的。

 

對于東北及部分山東,河北等北部市場,濃縮料的銷售將逐漸減量。因為2005年的經銷商可以用2萬元來做1噸濃縮料。2萬元,平均賒欠1年,他的年利息是500元(農村基本上都是高利貸)。那個時候的經銷商,是暴利的。那個時候,一噸好一些的仔豬料,到達經銷商手里,去掉各種月折,專營,年獎,運補,打款等等,凈到手里,不過3500左右。經銷商每袋料至少要加20元,一噸就是800以上。

 

但是,2008年7月,凈到手里要5700以上。利息要比2005年還要高,基本上接近700元的年利息。最糟糕的是,由于近期豬料漲價過于頻繁,實際上,養豬戶是跟不上的。所以,豬料銷售中的渠道,一定會變化。

 

我稍微武斷的認為,月銷售10噸以下的經銷商,會在幾年內轉行。月10噸,只不過相當于1000頭左右的存欄豬。按照目前的規模,不再是很多小養豬戶,估計也就是10戶左右養100頭的。

5
發表于 2008-7-15 14:26:15 | 只看該作者
掌握了終端就掌握了經銷商,完全控制了客戶的生產,就控制了完全控制了經銷商。

經銷商是需要被征服的,銷售人員的能力是需要銷量來驗證的;

如果經銷商的財路被我們所控制,如果客戶的效益由我們所左右,那么經銷商就是我們的工具,如果完全依靠經銷商來銷售,那么我們就遲早被經銷商脅持綁架,最重被叛變。
6
發表于 2008-7-15 14:28:11 | 只看該作者
如果只有300家,那就只有差異化。

我們飼料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我們與別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客戶會選擇這樣的不同?

我們是選擇引導理性消費,還是選擇假定客戶無知?
7
發表于 2008-7-15 20:39:03 | 只看該作者
唉,這邊都是規模化豬場,都聽不懂大家在說什么了。

如果這樣做經銷商和散養戶,我肯定是無從下手啊:5s:

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銷售上的短板,現在改養豬了,呵呵
8
發表于 2008-7-15 21:22:50 | 只看該作者

做實證和開會的年代,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只有在養殖業仍然不發達的地區,還有用武之地。

 

對于規模化養殖,飼料企業的定位就是慢慢的變成一個加工車間。這個將是不爭的事實。

 

預混料由于有中小規模養豬場支撐,還能在做幾年。但是,無情的運輸費用,將最終打垮預混料企業。

 

而豬濃縮料企業,一定會因為飼養規模化,最終在渠道這里,沉了下去。

9
發表于 2008-7-15 21:2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物業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博士說的非常有道理。看看原來倒掉的一大批保健品企業,就知道,忽悠必然自取滅亡!
10
 樓主| 發表于 2008-7-17 11:12:12 | 只看該作者
說一下幾個觀點:
1.營銷和"忽悠"不可混為一談,營銷是"把商品的真正(甚至潛在的)價值賣出來!"
2."實在"未必是正確的,例如有些配方對原料價值的浪費大大的侵蝕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實在"的未必是"市場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12:3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