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困苦,為什么有些人能挺過來,而有些人卻感到絕望?《哈佛商業評論》高級編輯黛安娜·庫圖探討了個人以及組織的復原力的本質。近來發生的恐怖主義襲擊、戰爭和經濟衰退,已經使認識復原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緊迫感。今天,復原力已經成為商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開始關注應聘者的復原力。正如庫圖的一個采訪對象所說:“一個人的復原力強弱,比教育,比經驗,比培訓,更能決定他的成敗?!?/P>
關于是什么造就了復原力的理論有很多,但是復原力強的個人和公司似乎有三大特征。你只要具有這3個特征中的一個或兩個,就能度過艱難困苦,但是,你必須具有所有這3個特征才能真正成為復原力強的人。
第一個特征是接受并戰勝現實的能力。在直面現實的時候,我們要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態度做好準備,使我們能夠經受艱難困苦的考驗并頑強生存下來。
第二,在危難時刻尋找生活真諦的能力。價值觀同生活的真諦一樣重要。復原力強的公司的價值體系多年來很少變化,并且在困難時期發揮巨大的積極作用。
復原力的第三個組成部分是,隨機應變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不管出現什么情況,善于利用現有條件解決問題的人或公司,能夠想到別人或其他公司想不到的解決辦法,從而渡過難關。